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吹泡泡”被开除最牛校规少了人情味

刘少华

发稿时间:2013-06-04 08:12:00 来源: 红网 中国青年网

  6月1日,云南省陆良一中两名高中生因为在学校教学楼内“吹泡泡”和“扔纸飞机”,而被处以开除学籍、停发毕业证并记入学籍档案的处分。(6月3日新华网)

  “吹泡泡”、“扔纸飞机”,类似的动作不只是青春电影里的情节,更是学生时代的必修课。然而面对云南陆良一中的“最牛校规”,所有的美好记忆瞬间化成了“泡泡”。

  学生时代既是学习的时代,也是犯错和纠错的时代。然而错误有大有小,性质也有严重与不严重之分。即使“吹泡泡”、“扔纸飞机”违反了校规,可这种芝麻大点的错误也不至于落得开除学籍、停发毕业证这样的“极刑。

  如果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一所学校制度严明,规定具体,这是应该的,更何况是面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但是管理严格并不意味着管理可以没有边界。不知道陆良一中的“最牛校规”里有没有不准“吹泡泡”和“扔纸飞机”的规定,如果有,相信很多人要无语了。

  其实严格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并不是完全冲突的,而且“人性化”管理与“人情”也是两码事。对于学校而言,要想凭借一部校规实现面面俱到,一劳永逸,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管理的目的并非是开除学生,而是让他们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陆良一中开除“吹泡泡”、“扔纸飞机”的学生实在是有些大题小做了。

  其实类似“吹泡泡”开除这样的校规并非只有陆良一中一家。台州市金清中学的校规规定,男女同学不准单独相处,不能面对面吃饭。南京某名校规定,学生不准看湖南卫视,建议看央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东营胜利一中规定,男生理平头,女生留运动头,而且这一规定竟然实施了20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规,这无可厚非。但校规与法律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一所学校,将校规视为“最大”的法律,那自然会难免出现“吹泡泡”的悲剧。

  校规再牛,也不能“吹泡泡”,因为气泡越大,离破裂的时间就越近。在现实语境下,校规往往由学校一方主导制定,而同样作为规定主体的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校规就变成了“强制命令”,执行也得执行,不执行也得执行。至于校规的合理性,却很少有人去怀疑,去争论,去修正。在笔者看来,既然是一校之规,其制定就不单是校方的事儿,家长、学生同样需要参与其中,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校规,才是最合理的,最有人情味的。如果不然,类似“吹泡泡”被开除的笑话还会继续上演。

  文/刘少华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