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客在埃及卢克索神庙上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事件成为微博最热话题。25日15:00,父母主动认错道歉,孩子的母亲称是在孩子年级很小时候发生的。孩子的父亲称,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得不好。希望大家宽容孩子,不要打扰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他一个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5月26日《现代快报》)
事件发生后,15岁的孩子一直没有发表申明对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道德错误做出解释。而是由其父母代为道歉。父母的过分溺爱,使得孩子没有担当。同时,当事人似乎还心存不满地在人人主页(帐号以被注销)上回应:XX,写几个字有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到此一游”事件,众人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小孩调皮,会学着电视或是学籍里的行为,在旅游景点写上“到此一游”,只要认识到错误,还值得原谅;有的认为,国人素质太低,就是因为从小的纵容;有的认为,人肉孩子对孩子的隐私权造成了伤害;有人调侃,孙悟空写了一个“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就被罚了500年。而丁锦昊不知悔改、认识不到错误,已经不能用一个具有天真品行和知错能改的孩子的标准来衡量了。
死不悔改和自私自利的心态是国人劣根性的体现。不会换位思考,出事情后,想得最多的是找到开脱的借口,而不是主动承担责任、谦虚道歉。在@空游无依的微博上埃及导游听到@埃游无依的道歉时,他说:“这不是你们的错,这一定是哪个导游的错,导游应该阻止。”从这句话就能反映出这位导游当时的心理活动:第一,虽然这位游客是中国人,但不是这位游客的错,不能把错误强加在他身上,这不公平。第二,是以前的导游没有监管全面,才会让游客有机会写下这样的话,是导游工作失误。这和丁锦昊对此事的回应是两个极端,从中也可以看出素质和道德标准的差距。
在国外,国人的素质不高已经成了普遍意识。乱涂乱画、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插队加塞等等行为已经将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的形象败坏殆尽。自身的一举一动已经不能是代表个人了,就算是出省,丢掉了素质,别人也会说某某省的人太没道德了。这种以偏代全的意识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尤其是不光彩的事。
韩国等国家设有社会服务令这一规则。社会服务令作为一种非刑罚方法来代替其他刑罚,主要是针对青少年;新加坡的鞭刑适用较广,其中涂鸦。虽然在文物上写几个字没有达到触动法律的地步,但是触动了道德底线,必须加以惩戒,德责任感的提升需要法律规范来推动。
文/王跃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