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穿旗袍的淑女班将走向何方?

徐大发

发稿时间:2013-03-27 13:56:23 来源: 华声在线 中国青年网

  今年,广州老牌名校真光中学高一年级计划开设两个女生班。每天,女生要穿旗袍上学,还将学习家政、社交等淑女课。昨天,广州市首批高中特色学校授牌仪式暨2013年普通高中特色课程专家评审会上,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表示,今年该市拟拿出480万元建设高中特色课程。(3月26日《南方都市报》)

  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新闻,但还是一头雾水,始终难以把“淑女”、“旗袍”、“特色”很好地对接起来,且要不免生出点隐忧来。

  淑女教育,一直以来就有过争议。相对于一些女生大大咧咧男性化的倾向,这种教育也很有必要。在古老的诗经中,淑女的形象是多么的美丽。在古老的东方女性中,淑女的气质一直是被社会推崇的。说实话,直到现在,淑女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还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特色教育也是近些年来提得很时髦的一个词儿。但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许多学校的特色其实并无多大特色,培养出的学生几乎都是一个模式。而且,许多学校也尝试在素质教育大旗下打出一个“特色教育”的突围出口。有的学校的“特色”只是作为一种吸引生源的招牌而已,而实施的仍然是应试教育那一套。有些学校升学人数不理想的,就干脆冠名特色教育学校。许多情形下,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特色教育的边界都很模糊。

  真光中学高一年级计划开设两个女生班就值得探讨和甄别。该校开设女班的想法,是打算以此培养女生独立自强的意识。把女生和男生隔开来就是独立自强了?不见得。其实男女生混搭还可以优势互补,更利于健康成长。男女生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风度。在同性面前,会更粗野更不拘小节,反而不利于形成“淑女”气质。自强教育不是隔离教育。

  女儿教育课程有如家政、缝纫、裁缝、礼仪、社交、口才等。感觉这既像是一些社会职能培训,又像是一种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好像与培养“淑女”也也不是有很大的关系。把这些都掌握了就淑女了?非也。而且学杂了,恐也影响学生精力学习自己的正课,顾此失彼了。

  至于穿旗袍就更有一议了。女班的学生每天都要穿旗袍来上学,遇到体育课或者活动课时,要去更衣室供女生换衣服,就像演员登台表演。以后,也会逐步完善女班课程所需要的功能室。这样很繁琐,不便与生活。旗袍确实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但也很拘束人的活动,中学生正是青春发育期,穿旗袍就不便于锻炼身体影响发育。在现在生活中,穿旗袍一般只在特殊场合下才穿,其实旗袍也有它的许多不足。现在还去流行它就是一种“复古”,时代进化了,淑女形象也该进化了,远非凝固在旗袍时代。

  其实学生的淑女气质更应体现在一个人的气质内涵上,而非显现在外表形式上。从该校的课程实质既教师配置来看,也还是一个相对陌生模糊的,比较随意化。也就是说开设淑女班到底该学那些课程内容有怎样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何操作都还很笼统,只怕培养出来的学生淑女没形成反倒成“四不像”了,那就适得其反了。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淑女班摸索出了一定套路,但现在的女生的青春不能等啊。如果在一切资质储备和培养目标不大清晰的情形下贸然设立女班是茫然的更是危险的。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高中特色课程的建设在国内尚属首创,希望到2015年前,全市至少有20所高中与国内外相关的特色高校签协议,合作开发特色课,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和拔尖发展。远景蓝图很美丽,但至少目前还是把“特色”步子走慢一些为好。特色遍地开花,也可能没有了特色。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