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欧洲列车枪击案,投射出恐怖袭击“菌落”的无孔不入,而要远离恐袭,就得消化得了其成本。
法国当地时间8月21日,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往巴黎的国际高速列车法国高铁Thalys客车上发生枪击案:据报道,枪击案嫌犯持AK-47步枪开火,但最终被两名休假的美国士兵制服。事后比利时首相米歇尔称,这是一起“恐怖攻击”。巴黎反恐检察官已参与案件调查。
这起枪击案引发了国际舆论关注。据了解,嫌犯身上被发现AK-47步枪、9支各装填了35发子弹的AK步枪弹匣等,若非幸运之神惠顾,后果不堪设想。惊魂一幕让人们感佩见义勇为者之余,纷纷质疑法国内政部,还有负责TGV经营的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和Thalys等欧洲国际列车的安保措施。
正如许多观察家所指出的,尽管早在1995年,TGV就曾发生过未遂炸弹袭击事件,而2004年马德里列车袭击事件则导致21人丧生,但法国铁路、长途客车和公交系统并未因此效仿“9·11”事件后的机场和民航部门加强安检,而是沿袭传统的“自律模式”:车站没有安检措施,要害地方没有或很少有监视器。不仅如此,由于“申根”的规定,即便是此次差点出事的国际列车,安检措施也形同虚设,唯一例外的只有往返于英吉利海峡间的“欧洲之星”高铁——由于英国人的执拗,这趟列车实行了“全封闭管理”和不亚于国际机场的严格安检措施。
一次次恐怖袭击,让安全议题频受关注。但正如法国对外安全总局(DGSE)前负责人舒埃指出的,人们到底愿为了安全付出多大代价?
在法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5000次客车,日铁路客运旅客流量高达400万人次,如果效仿“欧洲之星”对旅客及行李实行严格安检,势必增加物力财力投入。但有分析家坦言:“毕竟不是每天都会发生铁路恐袭事件”。而安检程序一旦设立并启动,就必须时刻不停地运转方能防患于未然,届时早已淡忘恐怖袭击之可怖,却无时无刻都会感受到“过度安检”之不便的舆论,又会说什么?
但得看到,在国际、区域反恐形势日显严峻的当下,加大安保乃至反恐投入,已成必然趋势。要知道,暴恐袭击“菌落”在时下正呈现出无孔不入的态势,一些“独狼”式袭击就是挑公共安全薄弱处,而预留安保漏洞,无异于给暴恐分子作恶的空间。尽管看起来,每列列车、每个大小车站的常设性严格安检需要成本,但恐袭带来的风险,绝非这些看得见的成本所能权衡的。
法国北方高等经济学院(EDHEC)资深犯罪风险学专家莫内教授指出,必须在“安全”和“成本”间找到一个理想的、能为社会和经营者广泛接受的平衡点。而此次欧洲列车枪击案,也在提醒着反恐与成本间的考量次序,并提醒各国人们,要远离恐袭,就得消化得了其成本,而不能对“安全”抱叶公好龙姿态。(陈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