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教授发怒”是常识缺失更是麻木冷漠

杨朝清

发稿时间:2013-12-03 07: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1月2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庆发布微博称,该院收治的一位大学教授在病情稳定后,拒绝从病床紧张的C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转到普通病房。杨庆在微博中描述说,该教授自称“别人的命关他屁事,教授的命,是十个人的命都换不来的”。(12月2日《天府早报》)

  当人们面对不满,大体有五种行为策略:退出,忠诚、表达、忽略、投机。教授对医生的要求不满,采取了发怒的方式来表达诉求。“教授发怒”是常识缺失的表现,更是麻木冷漠的结果。CCU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的地方,只要患者脱离了危险,就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可是,在这位教授看来,CCU医疗设备好、医师水平高、安全系数高,所以拒绝转到普通病房。殊不知,一旦病情稳定,入住CCU也就没有了意义。

  长期以来,教授都被视为社会精英、人生导师和社会良心,这不仅源于教授的专业技能,也源于教授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语出惊人、行为失范的教授屡见不鲜;这一回,“教授发怒”再一次更新了人们对教授的认知。原来,教授对其他病人的命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教授眼里,十个老百姓的命都换不来自己一命。

  “教授发怒”的言论,显然刺激了老百姓关于社会平等的敏感神经。人们挥舞着“道德大棒”,对教授进行“素质低下”、“教养缺乏”的指责不绝于耳。公众对失范行为发出声音、表达立场无可厚非,但如果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个体的出格言行上,就忽视了对社会背景的追根溯源。

  当先天的“血统论”裹挟着后天三六九等的人格划分,所谓的强者便习惯高人一等,“教授发怒”的荒诞也就有了生存空间。作为一种语言暴力,施暴者眼中只有社会的残酷,没有人性的温暖。“教授发怒”利用对普通患者自上而下的社会歧视,来建构自己身份上的优越感和社会认同。

  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言,不以财富论英雄,就能避免用金钱把社会成员分等级、贴标签;有着起码的素质修养和基本的道德准则,那么他无论身处社会的哪一阶层,也不会因为自己比别人有钱就觉得高人一等。“教授发怒”并不是精英意识的彰显,而是特权思维的流露——既然教授身份高贵、地位重要,理所当然应该享受特殊的医疗关照。

  对其他患者的命运缺乏感同身受的反应能力,麻木冷漠“只顾自己”;占用稀缺的急救资源,对医生缺乏基本的信任、恶语相加;即使这位教授在学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医院的道德考场里,依然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杨朝清)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