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砸手机”暴露出的不止教育简单粗暴

发稿时间:2013-10-10 07: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0月6日14时许,网友“野原家there”在微博里透露:渑池高中校领导当着全体师生及家长的面,集中砸毁数十台学生的手机。微博发出后,引起不少网友的围观和议论。(10月9日大河报)

  乍一看,砸毁学生的手机的确暴露出学校教育的简单粗暴,不止大多数学生这么认为,对此种做法表示“反感”、不能接受,“太粗暴,没有人情味”,就连学校也“坦承”这种方法有点偏激,可问题在于这个事实明摆在那里,道理浅显易懂,即便是小孩子都知道,还用得着学校一本正经地去“承认”吗?

  学校为什么要砸学生的手机?校方的解释非常冠冕堂皇,说是为了严肃考场纪律,是“引导学生诚实守信”,且都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可学生给出的答案却耐人寻味,有一个高二的学生向记者反映:学校砸手机“只砸高一的,刚进校来个下马威,高二、高三没砸过。”

  很显然,学生的答案一语道破了天机:学校采取如此野蛮的教育方法,根本不是为了什么严肃考场纪律,更不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而是想用这种高压的方法给刚进校的学生来一个下马威,想通过“铁腕”措施来给学生套上一个“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的笼头,迫使学生乖乖就范,从此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木偶”和“机器人”。

  换言之,砸手机其实暴露出应试教育在育人方面黔驴技穷的短板,说明学校在升学率和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学校教育早已偏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异化为一种“唯分数论”的教育,学校眼里只有升学率而别无其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则缺乏应有的耐心,也懒得花心思、下功夫,或曰根本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才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教育上的,出现砸手机等“速成”的“教育方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是门艺术。这不止体现在教学上,更体现在育人上。在应试教育大环境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学校追求升学率完全是教育体制所限,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学校的无奈,但有一点必须明白,也是必须坚持的,就是为了分数不能忘记育人,更不能把育人简单化、契约化、公式化,教育部门也应该警醒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改变这种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的现状,否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把教育变成一种赤裸裸的功利行为,这不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民族的不幸了!(孟木二梓)

责任编辑:佟亮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