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9万元买编制 为啥没有半点忌讳?

发稿时间:2013-07-19 08:1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工作也需打拼,除了靠自己的能力,有时还得拼爹、拼钱。为求一职位,通过各种途径找关系甚至不惜花重金的事例并不少见。市民文女士三年前花了9万余元,买了一份工作,月工资两三千元,3年多下来,才刚刚把花出去的9万挣回来。文女士说,虽然专业不对口也偶有烦恼,但好在很稳定,总体来看,还“划得来”(2013年07月18日《华商报》)。

  这篇报道很真实,说的都是平常不少遇到的嗑。但仍然看着让人气愤。本来,编制不是商品,连产品都构不上,为什么可以买卖?花钱买编制本是违法违规,而且一般都是私下隐瞒的事,文女士没感到半点忌讳,反到觉得钱花得值,大有天下没有办不成事的感觉。

  编制能成为交易,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与的,其核心是卖方手中握有敢于支配公权力,尽管涉嫌违规,虽然拿到桌面上违规,但私下买卖编制似乎也算不得新鲜事。不光私人,还有以单位集体的名义,公开要求当事人掏钱买编制的呢。

  这种公开买卖编制要比背地里买卖情节恶劣得多。因为这是公然对抗政策法纪条规。更何况,如果连严肃的国家事业单位编制都可论价买卖,还有什么不能出卖呢?还有什么买不到?倘若让这种认知弥漫社会,没有半点耻感,最终将会伤害到所有人,因为这事事关政府公信,社会诚信,民众良知。

  九万元买一个编制点中当下潜规则的要害。相信买编制的文女士,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是违规的事,但违法违规的事在当今社会上何止买卖编制?这种违规现象虽然诟病,也难以完全彻底纠正,归结到权钱交易之中,也让人们无耻也无奈。况且还有没编吃空饷的呢。

  从这个角度看,对文女士公开表白花9万余元买了一份工作“划得来”的做法,也就见怪不怪了,所不同的是,这事拿到桌面上就必然要追查下去。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形势下,这种公开钱权交易的事,不查还了得? (董宏达)

责任编辑:张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