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强调吸收新鲜血液,公务员队伍日益年轻化。据统计,35岁以下年轻公务员已占到公务员总数的26%,成为各项政策实施的主力军,更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6月2日 《广州日报》)
通过逼仄的晋级道路,小部分的优秀而又幸运的年轻人,成为体制内让人艳羡的公务员。然而据说,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面临“成长的烦恼”,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倍感焦虑,在省直部门的年轻人苦熬升迁,基层公务员则为了考核指标疲于奔命。
公务员“幸福的外表”总是相似的,而至于滋味如何,恐怕只有冷暖自知来形容。从这则新闻里,我们似乎嗅到某些年轻公务员正处于“新三高”的压力下。何谓新三高——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名称是新的,但是内容却一如既往的陈旧。在社会矛盾多发期、以及价值取舍多元化的现阶段,很多人或多或少的患上了某种莫名焦虑症。当然,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公务员,自然也是不能免俗的。
走进体制内,捧起金饭碗,似乎人生就已经买上了一份丰厚的多重保险。但从这些感叹人生的公务员身上,的确看到了跌入凡尘的那种唏嘘。有从企业挤破头皮考上公务员的,结果发现收入大减;也有天之骄子,自以为能应付职责范围的,没想到却落到天天加班;也有公务员感叹自己连当房奴的资格都没有的……甚至更多的是在社会人群的有色眼镜下抬不起头的,“高福利”“爽”“安逸”等等,很多人莫名的被外人披上本不属于自己的外衣。
对于年轻公务员的各种吐槽,想来也超不出凡夫俗子的范围。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很明显的信号,有些年轻公务员开始对真正的“公仆”生活失望了!原以为公务员是有尊严又体面的一个群体,没想到最后亲身一试,也不过如此耳。
笔者也就不恰当用下马斯洛理论来问诊这些“新三高”,也作为一家之言。用马斯洛的“眼光”来看,公务员身份作为安身立命的一份行当,的确含金量不低。同时“被尊重”的自我满足,确实是有的,对于权力和监管的一向的讨好,本来就是某些资本和市场的一贯伎俩,甚至让不少民众的思维方式也受之影响。然而当问题落入“爱和归属”以及“自我实现”之时,恐怕就不是那么一蹴而就。
年轻人进入公务员队伍,更多的是实现自己人生抱负,发挥自身价值最大化,说白了就是出人头地。其实这本来也没啥讳莫如深的。将这种物质激励,和服务于老百姓的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是一条青年公务员健康成长的“通道”。但是这种通道需要漫长岁月,和机缘巧合来作为考验,真正能打开局面的,客观上说,也只能是少数金字塔结构的上层人数。
舒适而又体面的工作,被尊重以及自身价值被承认。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年轻人带着太多憧憬,拼杀进入体制内,而当飘飘欲仙的虚幻让现实拉回人间的时候,也请来点“既来之则安之”的坦然吧。如果郁闷了,看看你们的养老金,恐怕很多烦恼就会释怀了。 (文/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