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坐火车到深圳,行程2154公里,车票只要2元钱?30日中午,网友晒出一张火车票,惹众网友惊叹“好福利”。记者调查得知,2元“火车票”实为“乘车证签证”,为铁路内部职工乘火车专用票,票面的确为2元。(10月31日中国新闻网)
花费2元钱,就可以乘坐火车从西安到深圳,而且还是卧铺。这当然是一个“好福利”,也是一个只有铁路内部职工才能享受的“好福利”,受到网民指斥实在是情理之中。不过,这张表面上的“2元卧铺票”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恐怕更值得深入解读。客观而言,目前在“制度安排”上是“承认”这种“内部福利”的,如按照铁道部相关规定,“铁路员工通勤可以签时速250公里等级及其以下的列车的公免票,对时速300公里等级的高铁列车,铁路员工如果没有专门的乘车证,只能像普通乘客一样买票。”显然在“非高铁”领域,“免费票”早已存在且有规定认可。另一方面,这类“福利票”也好还是“通勤票”也的确有现实无奈的必然安排。铁路工作人员一般固定工作在“两点一线”上,假设从西安跟车到深圳之后,在回程的时候依然属于工作的职责和范畴,如果让这些工作人员和和正常旅客一样天天买票上车是不必要和合理?再如一个“一年一度”的探亲假问题,即使这是一项法定权益,即使让铁路职工“掏了钱”也要报销,让他们正常享受一次“免费票”,可能也无伤大雅。
所以,必要的“工作待遇”甚至是“福利待遇”,公众是会理解的,但理解和支持合理的“福利”并不代表可以容忍在无约束之下,出现“损公肥私”、“以权牟私”和借机揩国家“油”的现象。但目前最大的难度在于,在一个铁路工作人员使用“免费车票”的时候,公众因为无法监管、无法知悉其动向,往往无法判断其“公”或“私”属性,最终出现“假公济私”便不会出人意料。时下,对于铁路职工使用“火车专用票”的主要约束和监督是基于铁路内部,以及职工自律,“左手打右手”将是一个很难实行的事情。这也是公众最大的担忧之处。
解决公众无法监督,想监督也监督不了的问题,或者说最大限度避免“内部监督”的效果欠佳问题,离不开全面彻底的“公开”。如果各级铁路部门能将每年或每季度职工通勤乘车人数和车次、车票数量及时公开,将每年有多少职工享受了免费“探亲车票”及时公示公布,每年铁路部门为此核算和耗费了多少“免费的通勤福利”和“免费探亲”的运营成本统统在网站上公开,甚至不妨具体到哪个人员、哪个车次,一些可能的“跑冒滴漏”问题自然会大幅度减少。如果一名铁路工作人员,一年去哪里出了几次差、回了几次家,因之享受了多少“免费票”,全部给他上了网、上了报,公众强大的舆论监督之下,“2元卧铺票”里面可能的“腐败”和“揩油”问题,当会最大限度杜绝。
在申请公开和政务信息公开问题上,早有法律依据和相关制度支撑。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各部委“三公公开”方面,国务院近几年来也有详细规定,且两年来各部委已连续实施“预算公开”、“帐目公开”。铁道部属于政府下属部门,其公费开支、铁路职工“通勤”经费支出,当然也属于必须公开的范围。对于“2元卧铺票”的相关信息,以及与“2元卧铺票”相关的经费使用情况,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也有完全的申请部门公开的权利。而且,公众在行使这个权利的时候,原本也应该理直气壮。(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