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语文出版社称,目前该社已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10月14日《京华时报》)
毫无疑问,莫言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获奖的意义巨大,不仅将载入世界文学史册,也将对中国文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全世界此刻都在关注莫言和中国文学,作为国内的出版界和教育界,怎样热捧莫言都不为过,将其作品收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更是对莫言的最佳肯定与褒奖,让更多的中学生认识莫言,从而对中国文学坚定信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客观上说,作家是否获奖并非衡量作品的主要依据,就像莫言获奖后坦言:“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获奖至少是对作家与作品的一种认可,没有奖项评比,再优秀的作家也无法更好地走出世界,难以得到世界文坛的认可。在我国,虽然曾出现过鲁迅、老舍、茅盾等众多著名作家,无论他们的作品如何,因为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引起的关注也极其有限。诺贝尔文学奖尽管有遗珠之憾,但评奖的公平公正性相对其他奖项而言,显然更能让公众信服。莫言的获奖,犹如一声惊雷,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文学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在缺乏科学标准鉴定作品好坏的前提下,能获得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奖的作家作品,自然有理由入选教材,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种积极的举措。反过来说,那些没有获奖的作品入选教材就一定是好作品,就一定比莫言的作品更适合中学生阅读?我看,恐怕未必。
反对者认为,出版社将莫言的作品收入教材,是一种盲目的“跟风”,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为什么早不收入反不收入,偏偏莫言一获奖就决定收入了?这个问题确实问得好,能够引发出版界乃至教育界的反思,那就是收入教材的作品到底需要什么标准,到底是出版社说了算,还是教育专家说了算,或者是教材是否也犯上了“功利病”,以获奖与否作为入选的首要条件?称出版社“跟风”显然有失偏颇,试想中国作家多如牛毛,优秀作家也层出不穷,出版社如何能做到对所有作家的作品一一审读?既然收入教材并没有统一标准,莫言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自然有一定可读性,收入教材也顺理成章。退一步说,收入莫言作品的不过是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所占篇幅并不多,即便收入后不适合中学生阅读,也完全可以借鉴鲁迅作品的“大撤退”,而是否适合阅读不妨听听中学生的意见,现在谈论“跟风”与“功利”都未免为时过早。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收入莫言作品的只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作为选修读本,并不作为考试范畴,更应该注重作品的人文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所以莫言作品入选正当其时,将为选修教材提供了一个新的文本。现在看来,莫言作品是否入选教材并非关键,教材的编订与作品遴选的标准如何完善,教材的制订如何体现人文性与科学性,如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与综合素质,这些或许才更值得关注,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林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