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9时许,在辽宁新宾县永陵镇发生一起9死4伤的特大杀人案件。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是年仅17岁的李某。李某因为和女朋友发生了矛盾,在家人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从抚顺乘车到永陵镇,持刀杀死女友亲属两人之后逃跑,沿途又刺死6人,刺伤5人。(8月3日《新华网》)
9死4伤,足以令人感到震惊。一个还没有到18岁的孩子,自己还处在花季年华,却将屠刀伸向了更多的无辜的人员。即便是犯罪嫌疑人已然落网,但这样的结局依然让人无以轻松和释怀。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如此“激情杀人”,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反思。2007年1月1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青少年犯罪呈递增趋势,“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但单纯从个案,或者青少年犯罪来分析,其实并不客观。犯罪率的急剧上升,除了青少年,在整个社会都大量的存在。每天看新闻,你不难发现,因为一件小事而杀人伤人的事不乏其例,比如,因为“声音太大,吵得睡不着”这点小事,同母异父的哥哥竟当着大妹的面将小妹捅死,随后同大妹一起将小妹抛尸水沟(8月3日《现代快报》)。其他如父母杀死儿女,或者儿女杀死父母的案子,让人都有了视觉疲劳。
几年前,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首次完成的对2-5岁幼儿气质、行为评估调查显示:20.8%的孩子具有攻击性,有暴力倾向。独生子女、隔代教育、留守一族,再加上生活以及职场上的高压,使得孩子要么处于极端的溺爱中,要么个体成长无人问津。孩子变得自私、狭隘而“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孩子本身就存在极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这一点,在多年前的马加爵杀人案中就可以找出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还是缺乏生命敬畏感?这可能都不是最根本的理由。不能忽视的是,在社会转型的时候,各种思潮的涌动,使人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冷漠而焦虑,很多人的心态不正常,偏执、狂躁而充满暴力。而在内心郁结没有得到释放的情况下,就极易用暴力的方式去发泄和解决问题。我们看到的是,一些人不仅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在杀人之后,往往是自杀。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很多青少年法律意识和生命观念十分淡薄。除了加强法律普及,以及生命意识教育之外,还应有社会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及社会情绪的合理引导,如此才能因为内心的真正和谐,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因而,17岁少年杀人案,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的极度焦虑情绪,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风险,如果按照风险社会的理论来看,这也是当前及今后应当优先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社会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至于如何构建真正的内心和谐,缓解社会焦虑,一方面必须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秩序建设;另一方面,必须注重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特别是使青少年从小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原则,切实关心和关注每一个人的内心需求,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文/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