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禁酒”高压线,“带电”是关键

发稿时间:2016-06-22 14:06:31 来源: 河北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记者从安徽省纪委获悉,全省各市、县已陆续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规定省内公务接待除外事、招商活动外,一律不准饮酒,酒桌禁令成为公务人员的一条高压红线。(6月22日,中国新闻网)

   在中国,“酒文化”由来已久、历史渊远,而“禁酒令”也随之而生、如影随行,从夏禹“绝旨酒”开始,多个朝代都曾颁旨“禁酒”。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先后多地出台“禁酒”政策,并且纷纷被冠以“最严”名号,但倒在酒桌上的党员干部依然不少。为什么“禁酒令”会屡屡受挫、最终成为“一纸空文”?道理很简单,就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问责,使“禁酒令”成为了只是看上去很危险的“高压线”。

   从报道看,此次安徽治理“酒桌办公”,重点整治“不请客吃饭不办事”、“请客吃饭乱办事”现象,严禁通过“酒桌办公”要资金、跑项目、争考核名次或谋取不当利益等。可见,“酒桌禁令”不仅剑指酒瓶,更是酒瓶里装的歪风。不得不说,初衷很好,但效果堪忧。毕竟,歪风易生不易除,仅靠一纸禁令就能让公务人员自觉改变习惯、转变作风?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那些把贪图享受、吃喝玩乐当成“福利”的官员更是难上加难,要不然怎么会出现“矿泉水瓶装茅台、农家院里洗桑拿”的把戏?

   所以,治理“酒桌文化”一定要从严,而且要一严到底,坚决打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搞变种、玩花样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单位之内和单位之外”全时段、无盲点的监督网络,使变相腐败无所遁形。同时,执纪部门要加强问责,对违反规定的人员,一律按照相关规定顶格处理,决不姑息,并对相关单位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最硬执行力为最严“禁酒令”保驾护航。

   总得来讲,“禁酒”只是一种方式,即使是再严厉的“禁酒令”,也需要强有力的监管问责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才能让党员干部把“不敢喝”、“不能喝”变成“不想喝”的行为自觉,才能使“禁酒令”有令必行、一禁即止。毕竟,“高压线”只有带了“电”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与警觉。(刘春江)

责任编辑:李晓伟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