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整容热”价值排序错位下的身体符号凸显 

发稿时间:2015-04-14 09: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为追求“颜值”去整容。一项调查显示,对于整容人数逐渐增加的原因,59.7%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到“以貌取人”观念的影响,38.0%的受访者认为是整容能够增加印象分、增强个人竞争力,还有22.5%的受访者表示是希望通过改善外在形象来寻找更好的恋爱对象。(4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在“看脸时代”,外貌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分量逐渐加大;即使是男性,也要接受比传统社会更为严苛的审美要求。正所谓“一俊遮百丑”,“男神女神”在舆论场备受青睐;四川德阳市一个行为偏差的交警,因为“长得帅”、“腹肌好”,竟然得到网络围观者的声援,引发一场关于“帅就是正义”的争论。

  价值排序的错位,让一些缺乏文化自信的人们走上了整容道路。为了获取形象资本,当先天的“自然美”可遇不可求的时候,许多人便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让不美者变美,让美者更美”的整容技术上,力图通过手术刀的鬼斧神工,达到“人造美”的目标。

  整容作为一种身体消费,一方面回应着公众对外貌的呈现要求,另一方面又遵循着社会资本的逻辑,将身体的审美价值与交换价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公众对外貌进行重塑,无非是想增加形象资本、提升社会认同,从而在求职就业、婚恋择偶、社会交往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美国文化批评家福塞尔有本叫《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的畅销书,其中有一章节就叫“以貌取人”。整容的如火如荼,根源于于身体符号属性的凸显。在现代社会,身体成为创造身份边界和社会分层的工具;于是,与身体特性相关的符号消费开始粉墨登场,这原本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可是,在不理性消费心态的指引下,一些消费者很容易走进“美丽”的陷阱之中,一味地追求模式化的身体美,在病态追逐中迷失自我。不论是对美的期望值过高,还是对身体部位的超常要求,抑或盲目跟风,扭曲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让一些人为了追求“高颜值”不惜血本。

  在整容行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格局下,缺乏甄别能力的消费者一旦“误入歧途”,就可能带来身心伤害和利益损失。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市场监管,一些不正规的整容机构难免“钻进了钱眼”,要么诱导消费者多做几个项目,多花“冤枉钱”;要么“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给消费者带来整容“后遗症”甚至意外伤亡。国人赴韩整容事故纠纷逐年攀升,就是一个坚硬和悲情的现实。

  作为“快餐文化”的产物,整容虽然速成却难以长久。如果只停留在容颜上的华丽逆转,人们就难以实现人生突破和向上的社会流动。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树立强大的内心世界和笃定的文化信仰,用脚踏实地的角色扮演去赢取社会认同。(杨朝清)

责任编辑:褚津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