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中国电影观众终于越来越挑剔了

发稿时间:2015-07-27 09:06:00 来源: 京华时报 中国青年网

  截至2015年7月26日00:15,《捉妖记》在上映第11天就以12.74亿成绩攻擂成功,获得票房冠军的金交椅,而其票房数额仍然处在强劲的增长势头中。

  面对《捉妖记》的成就,中国电影产业内外掌声雷动,大家皆振臂高呼中国大片迎来了2.0时代!这是一个中国话讲中国故事、中国人圆中国梦的新时代,在这个崭新的纪元里,好莱坞大片不再是“高山仰止”的市场神话,中国电影不再只能依靠“以小博大”获得性价比上的成功,而是终于可以高投入、高产出、精工细作、大手笔地在美国大片面前扬眉吐气了。

  但是这个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沸腾的电影市场,看似一锅好汤,实则一锅热油。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当新观念、新思维的“新新导演”们欢庆观众的热情时,我们不要忘记阳光背后的那几声沉重的叹息:有的电影让观众对当红艺人的审美判断大跌眼镜,有的让观众慨叹“霸王”老矣,还有的让人们扼腕喜剧的落寞,或者让很多观众担心中国电影的颜面何在……是的,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了,但真的是所有人都有福气分上一杯羹吗?

  中国观众越来越挑剔了。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影的基本门槛和整体审美取向依旧落后电影发达国家不止20年,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欣喜地发现中国的电影观众终于越来越挑剔了。胜利者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富先修路——要想票房好,首先故事好。《泰囧》是一个完整的三段式,王宝强的两次离去三次回归推动情节发展像教科书一样准确;《西游·降魔篇》是一个完整的三段式,大圣自救,面对来人见招拆招,塑造人物性格;《捉妖记》也是一个完整的三段式,从生子、到卖子、再到不顾一切救子弃子,人物关系在故事主线的推动下展现张力……简言之,经典好莱坞的剧作法盘活了中国电影市场这一盘大棋。

  但是只靠翻版是不行的,本土化是一个大学问,把段子翻译成汉语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人物的精神气质。这一点上《命中注定》做得还不如翻拍韩片的《重返20岁》,在从中国草根阶层生长出来的《煎饼侠》面前就更没有竞争力了。我喜欢把普通院线电影称为商业片,而不是娱乐片。因为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不关心民生的娱乐和不贴近现实的艺术。好的商业片是一种综合,它把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放在梦境中解决了,从而给观众真爱的洗礼和向善的勇气。电影是造梦的艺术,所谓的娱乐其实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释放。关心最大多数人的所思所想才能做出最卖座的商业电影,哗众取宠其实是作茧自缚。

  另外,想要卖座还得多少具备一点创新精神,中规中矩是很难激流勇进的。冒险,是当下中国商业大潮的主旋律。《捉妖记》火了,有很多人在诟病“妖界”动画过于美国,也有很多人在质疑小妖王胡巴的前世今生。但是面对责问,许诚毅显得心胸坦荡,他承认怪物史莱克的风格是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也坦言酝酿8年之久的捉妖大计中,他早就把观众想知道的所有问题都想得清清楚楚了。用扎扎实实的努力面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然后依仗自己最擅长的风格、用无可挑剔的执行力在观众面前赌上一局——许诚毅赢了,他的职业精神值得所有内地导演学习。

  时代变了。无论曾经多么强大的呼风唤雨都比不上现在谦逊的脚踏实地。观众既是念旧的,同时也是健忘的,因此观众是最残忍的。要么适应规则,要么黯然出局,牢骚发得再多,都没有扭转乾坤的实力。(祖纪妍)

责任编辑:杨丽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