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李银河是不是“同性恋”,很难简单回

发稿时间:2014-12-21 01:47:17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学者李银河称:在网上看到一篇挺恶毒的关于我的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本来,一个人怎么生活,跟谁交朋友,属于个人隐私,我没有义务向任何人交代。但是既然有人这么不客气地“爆料”,我也不得不交代一下,以正视听:

  “我确实是个异性恋,不是同性恋。这是我当初跟王小波结婚的原因之一。不像中国七成同性恋都会出于环境压力跟异性勉强结婚那样,我跟王小波结婚不是出于压力,而是双方自愿的。小波过世之后,我认识了一位异性者,他是一位非常典型的Transsexual(LGBT中的T),他是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这样的人跟女同性恋的区别在于,他虽然身体是女性,但是自身的性别认同是男性,他所爱的只能是异性恋女人,而不是同性恋女人。”

  李银河的这个“夫子自道”可能会让一些人并不理解,简单地说,就是她现在交往的一位异性朋友其实是变性人,是女变男的变性者,所以在生理上是女性,但心理上是男性的人。

  复杂的性爱模式

  就性别和性爱而言,多少年来人们生活在一个非女即男的世界,所以性爱、婚姻都是男女模式,而非男男或女女模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又存在对同性产生性欲和爱恋的模式,男同俗称基佬,女同俗称拉拉。

  主流社会对这种性爱一直不能容忍,但是,同性性爱的存在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早在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和精神病学协会就发表声明称,同性恋不是“疾病”,也不是一种“病态”,这是一只占少数的性指向,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和性取向的权利,不必对他们进行矫治。对于同性恋现象,除了社会、文化和心理原因外,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主要是生物因素,其中主要是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取向和性爱模式。

  1993年7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丁·汉默等人调查了40名男性同性恋者,经他们同意提取其细胞做基因检测,结果发现,这40多人中,有30多人X性染色体长臂顶端区域有一个相同的叫做Xq28的基因,因此汉默认定Xq28基因可能控制着男性同性恋行为和趋向。Xq28基因除了是同性恋基因外,也与高度近视有关,同时还能增大胎儿颅骨双径顶。因为,这个基因增加了颅内压力,改变了眼底压,增大了近视率。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有一个基因可能决定着女性同性恋,这个基因就是FucM,它是是哺乳动物的一个单拷贝基因。对小鼠敲除这个基因后,雌性就会表现出反常的行为,它们会拒绝雄性的求爱行为,同时试图与雌性同类进行交配。但如果把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注射到基因敲除的小鼠的大脑里,同性恋雌鼠又改变了性爱模式,而接受雄性小鼠的性爱。

  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一个人的性爱模式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性别认同,即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一位在解剖和生理上表现为女性的人有强烈的男性心理认同,就有可能变性为男性,同时其性爱模式倾向于寻找女性,反之则寻找男性。

  同性恋的原因仍然存疑

  尽管对于一般人来说,性别判断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如看外表、衣着、行为方式、声音、第二性特征(女性的乳房和男性喉结)等就可以认定其是男还是女,或自认自己是男还是女,但要真正要判断一个人的性别,却比较复杂。性别认同其实主要是生物或生理的多个层次上的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综合和共同决定的。通俗地讲,决定一个人的性别或一个人在心理上认同自己属于男性还是女性有一个“四项基本原则”,即染色体和基因原则、内分泌原则、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学原则,以及心理行为和社会原则。

  拿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来说,性别的心理行为因素是指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思维、性欲等符合男性或女性的特征,也称为心理行为性别。例如,女性在雌激素作用下温柔耐心,而男性在雄激素作用下争强好胜。而社会性别则是指社会约定俗成地对男女各自社会角色的规定,如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的社会角色。

  从社会和心理因素看,一个人从小成长的环境对其性别塑造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当一个家庭把一个男孩当作女孩来抚养时,其长大成人后就具有“伪娘”的特征,而反之,当一个家庭所一名女孩当作男孩来抚养时,其长大成人就有“女汉子”的行征。这两者也很有可能成为人们所称的不男不女的“中性人”。这种性别认同的差异可能也是造成同性性爱的原因。

  但是,性别认同与性爱模式需要与真假两性畸形区分开来。无论是真两性畸形还是假两性畸形,都是基因、内分泌和内外生殖器出现问题,并表现为相互背离。但是,同性恋者在基因、内分泌和内外生殖器上都没有问题,或者至少是目前的基因检测查不出有变异,只能是推测有某种基因决定其性爱倾向。

  其实,由于研究水平的限制,目前还难以弄清同性恋的真正原因,或者不是性别认同,也或者不是基因问题,而是在生物学上确实找不到原因,所以,对同性恋的原因只能存疑。

  但无论是否有原因,如果一个人的性爱模式真的是同性而非异性,也得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张田勘)

责任编辑:褚津笙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