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别被“逃离北上广”的伪命题欺骗

郭文婧

发稿时间:2014-02-13 08: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4年初,国内某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布网络招聘大数据信息。其中,去年,90后高校毕业生里有61%主动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前往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而这个数据,在2011年时还是46%。媒体调查,原因主要有三:房子太贵、没有户口像二等公民、幸福感太低。(2月12日《大河报》)

  又见“逃离北上广”成媒体重磅报道,但仔细梳理一下,“逃离北上广”的炒作快有10年了。2006-2008年是炒作的第一个高峰,国际金融危机让炒作暂时熄火,2010年至今又几乎每年都有炒作。如果“逃离北上广”确确实实存在,近10年的逃离,北上广没有成为中国的底特律,也应该已面临严重的萧条压力。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这实际上已经说明“逃离北上广”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至少也没有报道的那么严重。

  以北京为例,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20岁到39岁的人在全国新增人口里面占31%,而北京超过了50%。北京常住人口每年新增约60万,20岁到39岁的年轻人占62.8%。近年来,北京高考人数每年基本持平并略有下降,2013年不到8万人,录取率在85%左右。2013年,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2.9万人。即使大数据显示的“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属实,在扣除北京本地生源之后,也依然有近2万人选择“北漂”,这还不算其他省份进京就业的大学生。可见,“逃离北上广”不仅是个伪命题,而且实际的趋势仍是“拥往北上广”。

  在一个伪命题下,炒作“逃离北上广”,最大的价值,就是能继续彰显原因的悲催——对高房价、户籍制度的不公平、大城市病的迂回批评,反映人们向往有质量的幸福生活的愿望。而这些问题,不用“逃离北上广”来炒作,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不管是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众多的二三线城市,都在想办法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没有多大实际价值的“逃离北上广”炒作,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影响,甚至会给当下的年轻人造成误导。

  关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与其他二三线城市的差异,一段顺口溜已经说得淋漓尽致: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拼智商,二线城市靠情商;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留守,最大的好处是机会,是通过个人奋斗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逃离,有可能凭学历与努力获得更好的前途,也可能成为地方裙带关系网和安逸生活的牺牲品。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在对生存幸福感的抱怨之下,哪些人会选择“逃离北上广”?是竞争力强、不畏“北上广”之难的优秀人士,还是在“逃离北上广”炒作精神抚慰之下的一般青年甚至是弱势青年呢?有爹可拼的一族,即使没有“逃离北上广”的炒作,他们大多也会理性的逃离;没有爹可拼的一族,在“逃离北上广”的炒作之下,贸然放弃自己的奋斗基础和奋斗斗志,非理性的“逃离北上广”,就会成功、就会心想事成吗?幡然醒悟,要再回北上广,或者已经回不去了,或者只能再次从头开始,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究竟是逃离,还是驻足?表面上,就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而实际上,无论是想出来的,还是想进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而一句简单的“逃离北上广”的标签,则会掩盖个性差异,从而让很多人在误解中非理性从众。人生就是一场场选择,因此,要不要“逃离北上广”,每个人还是应该自己好好掂量,别被一个至少目前还不存在的伪命题所欺骗,更别一时冲动去赌博。 (郭文婧)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