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以信仰建设为抓手,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稿时间:2016-08-01 16:5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党员的信仰关系着党的事业和国家稳定,无论是党内领导还是普通党员,在信仰问题上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毫不动摇的信仰共产主义。基层党组织在信仰问题上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信仰建设问题也更为艰巨和伟大。

  ——信仰建设是解决基层问题的良药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只有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基层的不正之风,才能让群众更多的感受到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党纪政纪处分虽是惩治贪腐的特效药,但基层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观念淡漠、组织涣散和纪律松弛的现象鲜有改观,而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和宗旨意识丧失使党的领导不断弱化,恶臭之气肆意蔓延。基层组织建设不仅要“猛药去疴”去加大惩治力度和完善监督体制,同样要“温药和之”以提高思想认识和强化作风风气。封建迷信、参教信教等现象同样是威胁基层党组织稳定的重大问题,“不信马列信鬼神,不看党章看风水”,从唯物主义者到唯心主义者转变的过程正是部分党员共产主义信仰丧失的过程。基层党组织应以治病救人的理念,加以信仰的良药,让迷失方向的党员同志重塑信仰,让摇摆不定的党员同志坚定信仰,永保党的基层根基的稳固。

  ——信仰建设是基层凝聚力的源泉

  党的凝聚力是发挥党领导作用的根本保障,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要求。党的凝聚力既表现在组织内部之中,也表现在党群、干群关系之内。部分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农村党组织,普遍存在年龄梯度和文化梯度断层的现象,部分普通党员主人翁意识淡薄,参与缺乏积极性,组织活动缺乏创意性,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组织管理软弱涣散,呈现出群众对党员评价低、对领导口碑低、对组织认可低的“三低”认识。打破群众对组织的“三低”认识,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要将信仰作为工具,使基层党员的个人信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保持党员共产主义信仰的纯洁性,使信仰经得起物质的考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信仰的一致才能带来行动的一致,才能杜绝一盘散沙的出现;信仰的坚定才会增强党员的使命感,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付诸实际,党群干群关系必然会因此好转。

  ——信仰建设是基层科学建设的基础

  信仰的不同决定着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的差异,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都是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根本支撑的,基层党组织只有以共产主义信仰为指南,才能真正理解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意图,真正领会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使党的决策有实效、有成果、有保障。基层党组织要以唯物主义探索研究基层党建模式,运用科学的理念建设基层党组织,才能从根本隔断宗教思想在党内的传播,使组织生活、领导架构、干部培养选拔符合国情、社情、民情的客观情况,有效杜绝拍脑袋做决定的决策方式,使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加强信仰教育,将信仰从口头变为行动,从理论变成实际,需要基层党组织应把党员信仰建设全面融入各项工作之中。

  一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党员年龄、文化、性别、数量等的差异使得基层党组织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高龄化突出,企业党组织党员流动性显著。基层党建应结合各自支部党员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历史文化传承和杰出人物事迹,编制既有浓厚本土气息又符合党中央指示精神的党建材料。要将共产主义信仰与当地历史人文相互融合,要主动将信仰教育工作融入到广大党员之中,改变传统的空谈文件的活动方式,使信仰教育从室内走向室外,从死板走向生动,从局限走向大众。

  二是创新形式,切合基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共党员是与群众有着十分紧密关系的中国人民,基层党建理应从广大群众和普通党员的角度出发,探索符合广大群众和普通党员关注点和兴趣点的活动形式,创造简洁的、符合党的信仰和精神的、便于普通群众记忆和宣传的文学作品,提升共产主义信仰的感染力与渗透力,使基层党员和普通群众津津乐道。

  三是关怀个体,丰富精神

  普通党员个人健康或家庭生活等变故往往会造成个体思想的波动,甚者会引起个人信仰的变化。对于宗教从起初的毫不关心到将信将疑,再到半信半疑,最后到退党信教,许多参教信教党员在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生活的变故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活的巨大变故使党员的精神承受巨大的压力,个体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处在巨大的波动之中,而党组织的缺位使得党员信仰面临考验,此时的归属感则对个体今后的信仰产生近乎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将重视生活发生巨大变故的党员,把对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关心慰问趋于日常化,使党员在面临严重问题的时候感受到组织的力量和温暖。把丰富精神生活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帮助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在实现物质生活小康的同时精神同样达到小康。(刘纯尚)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