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平乡县依托自行车、儿童玩具等县域特色产业优势,探索“互联网+家庭手工业”扶贫模式,实现了千家万户传统手工业与电商联姻,自行车、童车及系列产品年网络交易额超过10亿元,预计2015年将带动全县1.6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河北日报》 12月23日)
用互联网思维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这无疑是个顺时应势的好办法,点赞点到手抽筋也不为过。但为了好上加好、好景持久,我宁愿佯作黑脸,斗胆在此乱发两句“呛调”:互联网+扶贫,升级模式勿忘确保品质。
首先要明确一点:互联网+扶贫,本质上还是扶贫,而非互联网。以平乡县为例,新模式是为了促进家庭手工业,进而达到富民增收、脱贫致富的目的,而非单纯发展电商、拓展业态。审慎地讲,在试水之初,电商或许能扩大销售、提升溢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倘若该模式的实质性商品——自行车、童车系列产品不能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互联网+家庭手工业”就会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更遑论扶贫功效。
当然,我非是说,电商不能“嫁接”于家庭手工业,互联网+不适用于扶贫。恰恰相反,这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记得央视七套曾做过这样一个报道:安徽潜山某80后女孩带头开网店、卖鲜为人知的瓜蒌籽,带动了一个县的产业发展。但这种成功绝不只是开网店那么简单。据了解,瓜蒌籽分拣非常严格,一罐100克的瓜蒌籽,颗数必须在320到325之间,而且必须颗颗饱满。正是产品的新颖和品质的高端,才使得潜山瓜蒌籽在网上供不应求,鼓了群众的腰包。
因此,平乡县“互联网+家庭手工业”扶贫模式,不能只寄希望于互联网,更要在家庭手工业上大做文章,具体说来,要在特色产业基础上,边适时开发新产品,边严格确保产品品质。而要做到这一点,粗放经营、放任自流等传统发展方式显然无法与之匹配。只有由政府部门牵头,有秩序地组建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定期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班,并严格落实质量监督、产业帮扶等措施,才能让平乡家庭手工业在电商的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致富脱贫。
总而言之,互联网+扶贫,“新瓶子”里要装“新酒”、装“好酒”。唯有如此,方能卖出好价钱。(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