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卫计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开展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的通知》,要求5月1日起开始实施,结果,我们医生拿着协议跟患者签字时,红包反而多起来了。”市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昨天在海淀团,说起了一个让全团代表都啼笑皆非的事情。(1月24日《北京晚报》)
“拒收红包”协议能够通过,其前提无疑是承认了整个医疗行业收受红包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且已经到了必须自曝家丑好“以毒攻毒”的地步,难怪“背黑锅”的医生抱怨这是对其人格的侮辱。在医患纠纷此起彼伏,医患关系如箭在弦的现实面前,“拒收红包”协议难逃“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要想真正缓解医患紧张关系,一纸协议之类的对策还是少用为好,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怎样调动医生的积极性,重建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但凡行贿者,无非是想“抄小道”、“开小灶”,享受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权利。对有权力的人行贿,体现的是对其权力的仰仗,受贿者不但能够得到金钱物质,还能够得到虚荣心的满足。而病人对医生行贿,性质就有些不同。行贿更像是对医生的一种提醒,换句话说,行贿是为了维护“基本权利”,画外音是:入乡就得随俗,入院就得懂得潜规,不行贿后果自负。难怪医生拿着协议让病人家属签字时,会被误认为是要其赶紧行贿的暗示。
不能不承认,拒收协议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规范医生行为、改善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但“拒收红包,红包反而多起来”效果却证明这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的下策。对于无端蒙耻的医生来说,拒收协议是否挫伤其积极性暂且不谈,对于真正受贿成性的医生来说,这个协议就真有实质性的作用吗?“拒收红包协议”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约定”,行贿受贿也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约定”,如此说来,只要病人和医生“你情我愿”、只要使“潜规则”能够畅通无阻的刚性需求还在,这个协议就只是在过场作秀。
有人说,国内医生工资低、待遇差是医生行贿的根本原因。诚然,医生生存现状自是助长了医疗行业的受贿风气,但说是决定性的原因则有欠妥当,毕竟人心无尽,贪婪的本性并不能通过较高的工资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社会对医生的评价降低,医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自豪感下降或许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病人家属行贿是为了求得心安,而医生受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媒体、社会“妖魔化”后的医生形象的默认。久而久之,原本的起死回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堕落成了铜臭气十足的交易者。
对于仁心仁术的医生来说,这纸协议只会让其背黑锅;对于受贿成瘾的医生来说,这张协议或许又成了其索贿的顺风车。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医生的从业积极性,提高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从业自豪感,才是当务之急。例如建立病人对医生的评价机制,完善对从医人员的奖励激励机制,加大对医生榜样力量的宣传等等,让整个行业重新找到社会责任感,让社会重新建立对医疗行业的尊重和信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田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