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重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记者从大会秘书处获悉,会议期间,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建议1043件、议案34件。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其中27件作为议案立案办理,7件转为代表建议。(1月22日华龙网)
不管承认不承认,时下民生都是个热点词汇,也早已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尽管重庆在民生领域也一直都在加大投入,但囿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基层民生仍然多有困扰,住房、教育、就医、社保等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解决得能不能让民众满意,不仅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影响到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亟需决策层面着力推进,加以解决。
如何让民众意见“上达天听”?“两会”就是一个重要契机。事实上,作为选民利益的代表,“两会”委员也确实有义务将民众的意见反映给有关部门,否则便是渎职。据秘书处统计,本次重庆人大会期间就收到代表建议1043件,其中涉及民生实事多达232件,占到建议总量的22.2%。可以说,代表委员们一件件接地气的提案,已经带来了广泛的基层声音,与普通民众更加声气相连。
进一步来说,提案归提案,其质量如何,有没有可行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公共场所可设专职“禁烟警察”、加强对高龄产妇和流动人口等高危特殊人群筛查、逐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尽快出台中小学习字教学课程标准、城市规划中预留养老服务用地等等,这桩桩件件都足以说明代表委员们能够从基层民众的立场出发,把关注视角投向广阔的社会领域,也使得提案更具可行性。
只是俗话说的好,光说不练也是白搭。换句话说,就是对于代表委员而言,光有提案还远远不够,毕竟解决问题比提出问题更为重要。对于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切实把养老设施建设作为出让条件纳入配套公建项目;制定标准应该,明确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设立写字课而不是书法课,以写好字为主,学习书法为辅……没有喊口号,而是下实功,民生改善已经随之有了更充足的保障。
当然,教育、交通、医疗、住房等民生大事,桩桩件件都离不开钱。“两会”通过的2015年重庆财政预算就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一点:教育104亿元、科技13亿元、文化10亿元、社保207亿元、医疗33亿元、环保22亿元、城乡社区91亿元、农林41亿元、交通110亿元、金融35亿元、住房5亿元、安全44亿元、公共服务44亿元……在如此这般真金白银的投入下,民生改善也已更有底气。
毫无疑问,只有实现基层百姓最实际的梦想,重庆发展的步伐才能迈得更稳更大。而基层百姓的梦想其实很简单,不过是生活有所改善,住房、吃饭、养老等都不再是闹心事,仅此而已。重庆人大会上代表委员们提案五分之一多都是民生,就已经说明了民生二字在重庆的重要性。这种重视基层改善民生的决心,必能激荡党心和民意的强烈共鸣,其蕴育的民生答卷也将随之更加精彩。
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