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由丰子恺漫画《瓜车翻覆》说起

发稿时间:2015-01-25 09:17:4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民航局近日发出通知,将严惩旅客在飞机上吸烟、打架、滋事等非法干扰行为。紧接着又有新闻说,大陆一位女游客在桃园机场抱怨有人插队,一位山西男游客以为是在骂自己,出手就拳打该女子。让我印象深刻的另一类新闻是,在南北贯通的某条高速路上,货车出事故抛锚,附近的村民常常来把货物搬走,攫为己有。记得某一次报道说,村民们在搬东西的时候还笑吟吟的,觉得很好玩。再有就是关于食品制作和出售时候的种种作假和欺诈,好像把有毒产品卖给他人去吃,良心上也没有什么过不去,不会晚上睡不着觉。

  我们最近几年似乎是淹没在这样的新闻里面了,我们一般不假思索就得出结论说,当下是一个世风日下的年代。与之匹配的一个逻辑就是,在往昔的某个时候,譬如说在值得人们怀旧的民国,似乎一切都不是那么糟糕。真的是如此吗?这就让我想起丰子恺先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画的一幅漫画,他在上面的题记是:“瓜车翻覆,助我者少,啖我者多。”画面上是一部架子车倾倒了,装载的西瓜滚到地上,人们走过来,捡起瓜来吃,还有一家大小,每人抱了几个瓜,慢悠悠地拿着走开,而拉车的老者只能无奈地看着。我本人不是民国粉,但是一直是喜欢民国文学的,喜欢那种典雅的文风。不过因为读很多民国作品,我也有很多并不一定具有史实价值的坏印象,也仅仅是印象。就像丰子恺先生这幅画,当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过我们很难在科学的意义上就据此判断说,民国时期的民风也不怎么样。

  萧红的《呼兰河传》写得很好看,完成于1940年,回忆她童年在东北的生活。有一些有趣的段落:冰雪天卖馒头的老头“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个机会,趁着老头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捡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行路的人听了这话都笑。”张爱玲的散文《公寓生活记趣》写于40年代,描画她在上海的生活:“说到公德心,我们也不见得比人强。阳台上的灰尘我们直截了当地扫到楼下阳台上去了。”看来住洋房的都市人也不是那么有教养。

  其实萧红在同一本书里还写过那个年代的食品安全和人们对此的态度:做粉条的时候,有人爬到粉房的顶上摘蘑菇,一只鞋踩破屋顶掉下来,一直就掉到做粉的大锅里,“锅里是正在翻开的滚水,鞋子就在滚水里边煮上了。锅边漏粉的人越看越有意思,越觉得好玩,那一只鞋子在开水里滚着,翻着,还从鞋底上滚下一些泥浆来,弄得漏下的粉条都黄乎乎的了。可是他们还不把鞋子从锅里拿出来,他们说,反正粉条是卖的,也不是自己吃。”

  现在那些关于中国游客土豪和粗俗的故事,到底能够说明什么?如果我们翻阅一下民国时期的社会新闻版面,我们能发现一个让人赞叹的知书达理斯文社会吗?恐怕不会。记得十几年前在北大的邮局、食堂和附近的公交车站,大家是不太排队的,现在的青年人大多知道安静整齐排队。一些让人欣喜的变化在悄悄发生。我们还是看到许多人在随地吐痰,这个自蔡元培以来,一直被大家批评的陋习,改变起来真是很难。这一切说白了还是教育问题。

  看来我们需要做一些认真、细致和系统的调查研究,看看与民国时期相比,我们今天的民众涵养,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今后应该如何改进。我还是那句老话:假如我们让全国的每一个儿童都能接受同样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从小学会懂礼貌、讲卫生,我们就不会有游客跑到外国制造负面新闻的问题。而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基础教育如同重视奥运金牌,我们一定很快就能够做到。

  我梦想有一天在北京公交出行,公交车喇叭不用再说“先下后上”,地铁的门上也不用再贴这个提示,而大家自动和本能地都会这么做。(彭小瑜)

责任编辑:褚津笙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