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激发“韩春雨”们活力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发稿时间:2016-06-03 08:21:00 来源: 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在刚刚结束的“科技三会”上,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核心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成为国家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究竟谁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如何有效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成为科技创新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话题。

  前段时间,河北科技大学的“非著名副教授”韩春雨因为研发出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被媒体称之为“诺奖级”成果,而一夜成“网红”。媒体似乎还从韩春雨身上看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影子,把他描述为“三无”科学家:无教授头衔、无海外留学经历、在非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就职。随后,领导纷纷探望慰问,韩副教授也于近日荣升教授。

  也曾有人说,“一个副教授在一所不知名大学,用不多的钱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科学成果”。韩春雨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学校提供的科研条件已经足够,文化氛围也合适。确实,韩春雨有自主支配的科研经费,虽然不多,但基本够用;有自己的研究生,且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也是研究生;有独立实验室,甚至有上下两层可供休息生活。而这三样恰恰是科研必备的基本条件。

  相较之下,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和大学中的大部分青年科研人员没有独立指导的研究生,只能当副导师和“二老板”;名下有科研经费但没有自主使用权;实验室往往属于学界“大牛”名下,缺少独立开展科研的基本条件。他们或许有亮丽的学历和抱负,却缺乏施展才华的舞台。

  实际上,在我国科研院所和高校中,40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军。但数量庞大的“青椒”(高校青年教师)和“青稞”(青年科研人员)群体在科研圈很少有独立的声音,在科技政策制定、项目分配、学术会议上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缺乏话语权,导致自身权益和诉求往往被忽略。如何为“韩春雨”们创造一个宽松有保障的适宜环境,激发他们的活力,实际上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成败的关键。

  现实中,很多青年科研人员的工资都是没有保障的,需要从争取到的科研项目经费中提取。工资的压力,使得他们只能到处申请经费,一些本不感兴趣的项目也去申请,整日疲于奔命。结果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写申请、混圈子、拜码头、应付课题检查和结题、报销等非研究事务上。大量科研经费被用于采购设备,但几千万的设备买得起,却养不起一个月几千块工资的技术人员,再优良的设备如果没有人的管理,只能是一堆废铁。把经费只投入到科研项目中,而不顾科研人员的生活工作保障,无论是从实际收益还是从科学研究氛围方面都是不明智和短视的。

  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就既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也要创新政策、完善体制,用优质服务、合理待遇、良好环境充分调动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建议政府可以进一步把青年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稳定下来,即便不高,也可以让他们安心致研,这其实正是韩春雨能够十年不发论文而依然可以生存的关键所在。而从科技事业整体发展上而言,更要减少科研经费的不必要浪费,因为完成同样的科研任务,或许只需要目前科研经费的80%就够了。

  去过海外留学的人往往有体会,国外的大学教授们似乎都很闲,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专注自己的科研领域。反观国内,科研人员多是忙得四脚朝天,被各种会议、考核、报销等填得满满的,没有静下心来的深度思考,就很难做有深度的研究,又怎么可能出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科研实际是一碗青春饭,需要时间和精力的高度集中。30至40岁是创新欲望最强的科研黄金期,要创造条件让青年科研人员早日独立,挑起重担,还要把科研评价从行政主导的小团体内部打分,改革成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同行评价,并试点国际同行评价。要使科研人员成为自由的个体,就要把他们的住房、养老、医疗、甚至子女入学等事务与单位脱钩,让他们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使他们在不同科研机构中历练,从而促进学科交叉和创新。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关键在制度。既要有伯乐赏识领军人才,更要创造万马奔腾的场景,让千里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韩春雨的成功也充分说明,科技创新并无捷径,广栽梧桐,厚植沃土,则百鸟来朝、创新自有。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国家科技创新的大步跨越必然提速。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行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首位华裔得主  郑永春)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