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投稿邮箱 : comments2005@126.com

新闻热线:010-64098298

  •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经济向好有底气】把握机遇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面对不断加深的老龄社会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银发经济应时而生,成为经济领域创新经济发展新方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蓝海的重要契机,前景广阔。【详情】

    原新 2025-08-08 13:42:38 中国青年网;银发经济;老龄社会;银发群体;数智赋能
  • 过“紧日子”是为了百姓“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把学习贯彻《条例》抓紧抓好,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陈超凡 2025-08-08 09:37:24 中国青年网;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民生;风气
  • “紧日子”与“好日子”(思想纵横)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奋进之路上必定会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新的赶考路上考出好成绩,必须始终把握好“紧日子”与“好日子”的内在关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详情】

    朱文鸿 2025-08-08 09:33:53 中国青年网;好日子;紧日子;民生;艰苦奋斗
  • 构建和运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强调:“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构建以各学科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为主干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并运用和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详情】

    曲凯 2025-08-08 09:08:24 中国青年网;知识体系;自主知识;中国式现代化;教学能力
  •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稿79篇,系统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认真学习这部重要著作,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俞海 单菁菁 李军 李维明 李宏伟 2025-08-07 17:00:20 中国青年网;建设规律;美丽中国;生态环境;绿色转型
  • 更好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专题深思)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好城市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的重要意义,让“活起来”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更好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的独特灵魂。【详情】

    李菲 2025-08-07 10:38:54 中国青年网;文化遗产;历史文脉;中国式现代化;传承
  • 深刻把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详情】

    傅婉娟 2025-08-07 08:51:16 中国青年网;人民军队;中国式现代化;军队现代化;和平
  • 【理响中国】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逻辑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的正式出版,为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与理论指引。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及其统一,努力做到学思行贯通、知信行合一。【详情】

    张云飞 2025-08-06 09:05:25 中国青年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文化资源;中国式现代化
  • 青年使命与青春光彩(思想纵横)

    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长卷中,中华民族始终展现“自古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传统与情怀,满怀“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信念与期许。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必定会奏响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华年的青春之歌。【详情】

    欧阳辉 2025-08-05 16:44:32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青年使命;青春;奋斗
  • “微更新”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微更新”避免大拆大建、注重绣花式治理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战略要求和实践方向,已经成为回应民生关切、体现治理温度、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详情】

    谭敏 2025-08-05 13:54:40 中国青年网;城市更新;城市治理;微更新;城市文化
  •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当前,我国正在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加强科技创新离不开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详情】

    张宇燕 苏剑 邵宇佳 2025-08-05 13:52:16 中国青年网;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生产关系;开放创新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

    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彰显了其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深刻领会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人类绿色发展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详情】

    徐瑛 丛屹 罗琼 刘刚 2025-08-05 09:29:11 中国青年网;“两山”理念;自然生产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 社会实践:将青年成长与国家需求紧紧连接

    暑期社会实践作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的纽带,是大学生认知国情、锤炼本领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部分实践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短期轻长效”的倾向,导致教育价值不够理想。【详情】

    康秀云 于千惠 2025-08-05 09:09:19 中国青年网;社会实践;沉浸式;成长体系;评价机制
  • 【理响中国】深刻领会党的作风建设的时代意蕴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绷紧自我革命这根弦,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认识和把握,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制度刚性保障行动自觉,为改作风树新风注入精神动力,持续筑牢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勇争先的作风堤坝。【详情】

    刘力 2025-08-04 16:33:30 中国青年网;作风问题;作风建设;论述;自我革命
  • 【理响中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详情】

    杨天梅 曹胜 2025-08-04 11:17:52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教育强国;改革创新;优质教学
  • “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思想纵横)

    “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干事创业、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详情】

    侯金亮 2025-08-04 11:01:21 中国青年网;久久为功;立说立行;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 抗战时期人民军队战斗精神培育的现实启示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军队应充分汲取抗战时期战斗精神培育的历史经验,大力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血性和敢打必胜的精神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详情】

    叶纲 荆博 2025-08-04 10:57:09 中国青年网;人民军队;战斗精神;战斗作风;强军文化
  • “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凝心聚力的重要法宝。全面追溯、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探索,对于更好把握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格局之变、话语之变、攻守之变,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赵瑜 陈培浩 2025-08-04 09:07:17 中国青年网;新闻舆论;新闻工作;新闻宣传;创新
  • 深刻理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多维度的时代价值。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作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延伸,也是应对现实挑战的内在逻辑。【详情】

    王锁明 2025-08-03 10:25:11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共同体意识
  • 充分认识新质战斗力的军事革命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新质战斗力这个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系统回答了我军“打什么仗、怎么打仗”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概念的军事革命意义,能为我们抢占军事斗争制高点、谋取竞争发展新优势,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引。【详情】

    郭高民 2025-08-02 09:11:51 中国青年网;新质战斗力;军事思想;战斗精神;新制生产力
  • 【理响中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详情】

    杨天梅 曹胜 2025-08-04 11:17:52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教育强国;改革创新;优质教学
  • 深刻理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多维度的时代价值。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作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延伸,也是应对现实挑战的内在逻辑。【详情】

    王锁明 2025-08-03 10:25:11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共同体意识
  •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特别是在文化建设中,要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起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详情】

    邓扬麒 高群 孙永丹 2025-07-30 19:01:33 中国青年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
  • 高校如何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和推进“第二个结合”研究阐释,勇于担当理论创新策源地,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切实发挥好引领作用。【详情】

    任友群 2025-07-25 09:07:59 中国青年网;高校;第二个结合;理论创新
  •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教育引导

    社交闭锁导致道德观圈层化。青年的成长与互联网发展高度绑定,他们经常通过互联网寻找同好、结成网络社交圈、打造理想化网络形象以满足精神需求。然而,面临互联网多元价值冲突,青年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有时并不成熟,对于是非判断难以达到理性、客观和全面,行为上易表现出感性化、主观化和片面化的特征。【详情】

    方锦鹏 庞立生 2025-07-16 14:15:03 中国青年网;价值观念;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引导
  • 【理响中国】高校社科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与路径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战略部署中,高校社科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高校社科工作者肩负着以学术创新驱动文化传承、回...【详情】

    李晓兵 2025-07-14 13:54:10 中国青年网;深化改革;传承创新;实验室;教育强国
  •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仅是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血性和勇气的鲜明体现。【详情】

    刘光明 2025-06-27 09:00:34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精神基因;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民族复兴
  • 【理响中国】立心铸魂 开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新局面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详情】

    颜隆忠 2025-06-24 09:16:42 中国青年网;文化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正是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抗战精神也才成为代表正义、和平、真理和光明的人类进步精神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抗战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追求正义、向往光明和进步的人们。【详情】

    宇文利 2025-06-22 09:42:03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精神基因;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支撑
  •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机遇挑战

    生成式AI的应用推广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机遇挑战:一方面,生成式AI为高校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其潜在的数据风险与价值偏差可能误导学生的价值观。高校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成式AI的技术优势,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与伦理治理体系。【详情】

    薛思雅 2025-06-16 11:19:58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思政教育;伦理治理
  • 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走好“第一方阵”,带好头做标杆,锲而不舍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详情】

    樊建武 2025-05-28 09:24:27 中国青年网;师德师风建设;学生评优;风险防控;高校内部管理
  •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详情】

    任小龙 2025-05-27 09:11:11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
  • 科学家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涵养时代新人

    创造性劳动不仅代表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凝结,更是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所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生的劳动教育中,使他们能够在创造性劳动中养成崇尚科学、尊重劳动的习惯。【详情】

    杨帅 廖文 2025-05-22 11:25:10 中国青年网;科学家精神;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 共青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担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组织形态、行为方式呈现新特征,如何精准把握共青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动员功能和服务功能,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详情】

    苗少敬 2025-05-09 13:02:25 中国青年网;国家治理;政治功能;服务青年
  • 建好“大思政课”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要肩负起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详情】

    杨贤金 2025-05-08 14:06:33 中国青年网;大思政课;教育强国;立德树人
  • 担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共青团的使命任务

    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共青团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学校、先锋力量、桥梁纽带、先进组织的职责定位更加彰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全团的牢固政治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成为广大团员和青年的高度自觉,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事业蓬勃向上。面向未来,共青团将不忘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更好动员引领广大团...【详情】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 2025-05-05 10:15:05 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国式现代化;西部计划志愿者;留守儿童;共同体意识
  •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多维创新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已从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落实为铸魂育人的系统性改革成果。特别是在“八个相统一”原则指引下,“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辩证方法论,为破解思政课教学“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养成”的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地方考察调研活动,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详情】

    2025-04-26 09:55:21 中国青年网;思政;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辩证方法论
  • 湖湘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选择

    作为湖湘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红色家书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与奋斗精神,是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家书所呈现的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生动展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成就,将这些家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生动真实的历史故事和情感力量,与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促使思政课更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详情】

    彭昊 彭思宇 2025-04-18 16:04:05 中国青年网;家书;湖湘;思政;高校;红色文化
  • 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这篇重要讲话的战略考量、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详情】

    《求是》杂志编辑部 2025-04-18 09:33:04 中国青年网;文化领导权;建设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自觉
  • 畅通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之路

    要持续推动“破四唯”改革走深走实,加强科教界“帽子”治理,着力解决人才评价中误用、滥用量化指标,着力遏制堆成果、算小分、数篇数、卷影响因子等以量代质问题,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评议机制。要将学科体系改革和建设作为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增强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详情】

    卢阳旭 2025-04-13 16:34:15 中国青年网;青年科技人才;人才成长;科技体制;教育强国;帽子
  • 《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7月20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一级巡视员班永吉文艺评论集《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该著收录了作者对经典文学、影视作品、涉党史人物与重大事件等读物及个人出版物的述评,展现了作者在文艺评论领域的深入思考。【详情】

    龚泓铭 2025-07-26 14:58:29 中国青年网;文艺评论;传承党史;探索生命
  • 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7月21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挖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详情】

    王广禄 刘凯 2025-07-24 10:55:09 中国青年网;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强国;当代价值;师德师风建设
  • “全球南方”深度参与国际秩序变革

    7月19日,纪念亚非会议7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非洲史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内蒙古通辽召开。与会学者回顾了亚非会议的重要意义与历史影响,围绕中非文明交往、“全球南方”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详情】

    赵徐州 2025-07-24 10:53:49 中国青年网;全球;全球治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格局
  • 数智时代重构外国文学研究范式

    7月18—19日,“数智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浪潮下外国文学的学科新图景、研究新范式,助推中国外国文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详情】

    朱羿 2025-07-24 10:50:52 中国青年网;外国文学研究;叙事研究;世界文学;时代背景
  • 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研讨会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暨“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昌吉学院·新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中心、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详情】

    程良宏 2025-07-24 10:48:00 中国青年网;教学论;自主知识;教育强国;体系研究;赋能
  • 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提供理论支持

    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胡德坤表示,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蓝表示,中国14年抗战不仅开辟了世界上首个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详情】

    明海英 2025-07-14 14:00:48 中国青年网;国际体系;国际力量;国际问题;理论支持
  • 深刻把握中华文化主体性

    7月2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威海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其哲学基础研究,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详情】

    张清俐 孙孟媛 2025-07-10 10:24:25 中国青年网;文化主体性;文化自我;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 谱写东北地区“大思政课”建设新篇章

    6月21日,东北三省一区“大思政课”建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工作推进会暨东北振兴实践融入思政课学术研讨会在辽宁沈阳举办。与会学者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东北三省一区“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详情】

    赵徐州 2025-06-26 09:37:04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东北振兴;大课堂;感恩教育
  •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

    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20周年。6月20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20周年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共同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年发展历程,共商如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详情】

    吴楠 2025-06-26 09:36:07 中国青年网;创新理论;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
  • 积极塑造国际传播新范式

    6月21日,“应对世界不确定性:话语、媒介与全球治理”暨第八届形象研究与全球传播学术论坛在沪召开。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承办。【详情】

    查建国 陈炼 2025-06-26 09:35:05 中国青年网;上海外国语大学;新范式;全球传播;自塑
  • 推动构建中国非遗自主知识体系

    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能够展示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知识增长点的形成。《文化遗产》副主编王霄冰鼓励青年学者注重非遗本体研究,倡议期刊通过“刊物先行”的方式推介非遗研究新范式,共同培育非遗学科。【详情】

    李永杰 屠笑 2025-06-26 09:34:01 中国青年网;非遗;自主知识;本体研究;期刊特色
  • 数智赋能古籍研究创新路径

    6月20—22日,“数智时代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研讨会暨古籍研究青年同仁联谊群第十九次沙龙在宁夏银川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主题“数智时代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从“古籍整理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海外汉学与地方文献研究”“非书文献研究”等方面展开研讨。【详情】

    陈雅静 邵敏 2025-06-26 09:33:07 中国青年网;古籍工作;古籍整理;古籍文献;研究范式
  • 关注中华礼学的发展演变

    6月21—22日,“麓山论礼:中华礼乐文明的传承与开新”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与会专家研究了夏、商、周三代直至晚清民国之际中华礼学的发展演变,对礼的起源、礼的性质、礼对历代国家治理的贡献、礼的当代价值展开了广泛讨论。【详情】

    班晓悦 滕振铎 2025-06-26 09:32:08 中国青年网;礼学;礼文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探讨数字社会语言生活新生态

    6月20—22日,第十一届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语言治理与国家治理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语言生活、语言治理以及国际中文教育等核心议题,探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呈现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详情】

    陈雅静 2025-06-26 09:31:10 中国青年网;语言规划;语言生活;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身份政治
  •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革命先辈们的不懈努力,使湖北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前沿阵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滋养和人才储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历程中的思想灯塔,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理论基石。【详情】

    明海英 2025-06-22 10:29:04 中国青年网;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
  • 解码人工智能时代外国文学研究新路径

    “我们要立足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视野,秉持批判性眼光,实现域外文论的在地化重构与再造。杨金才表示,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以文明互鉴的视野,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发外国文学,构建中国自主的外国文学知识体系。【详情】

    吴楠 2025-06-22 10:28:59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外国文学研究;算法;AI;中国式现代化
  • 古文字研究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正确阐释秦汉文献中的“方位词+陈+某物”结构,有助于丰富研究者对上古汉语语法的认知。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振玉认为,金文动词为理解动词本义提供了关键证据,许多动词在传世文献中罕见或未见。【详情】

    2025-06-22 10:27:57 中国青年网;古文字;班簋;上古汉语;方位词;出土文献
  •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硝烟纵然消散,历史记忆难以忘怀。6月12日,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英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学者参会。【详情】

    刘越 张译心 班晓悦 2025-06-13 15:14:24 中国青年网;铭记历史;和平;以史为鉴;多维研究
  • 发挥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教育功能

    6月7—8日,“大学艺术教育与人文生态创新”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论坛以“人文生态创新视野下的公共艺术教育”为主题,与会学者从公共艺术教育、跨界艺术思维、高校艺术课程体系等维度展开讨论。【详情】

    张清俐 马春光 2025-06-13 15:11:56 中国青年网;公共艺术;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美育改革
  • 新技术革命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新思考

    6月7—8日,以“新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青年学术论坛(2025)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40余位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以文赴会,共同探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以何种理论姿态,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思想指引。【详情】

    段丹洁 2025-06-09 10:46:51 中国青年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工智能;新技术革命;马克思辩证法
经典品读 更多>>
  • QQ截图20250313153430.jpg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详细】

  • f44d3075892827ba997502.png

    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刘余莉主持撰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高...【详细】

  • 1.jpg

    由闫何清著、人民日报社出版的《新时代共产党员修养资鉴》一书,可以说是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一个积极探索。全书仅7章、20万字左右,但聚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