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投稿邮箱 : comments2005@126.com

新闻热线:010-64098298

  • 文化产业发展如何与科技深度融合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不竭动力。【详情】

    李蔚 2025-11-16 10:04:58 中国青年网;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华文明;深度融合
  •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详情】

    赵振华 2025-11-15 20:47:34 中国青年网;高质量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十五五
  • 领导干部要增强见贤思齐的自觉性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让人民群众心中真正认同,是领导干部有效带动“见贤思齐”风气的首要前提。领导干部要“见微知著”,善于发现群众“贤行”,带头向他们学习,将这些精神内化为自身修养,外化为执政为民的不竭动力。【详情】

    查德金 2025-11-15 09:22:06 中国青年网;自觉性;风气;见贤思齐;引领方向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谈】投资于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对知识、技能、健康的投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技术创新等途径,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能。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人力资本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投资于人正是发展目标与方式相统一的生动诠释。【详情】

    贺楚慧 赵忠 2025-11-14 11:18:15 中国青年网;投资于人;政策优化;银发经济;协同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谈】准确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融合化方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详情】

    郭朝先 2025-11-14 11:16:06 中国青年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 文化产业发展如何与科技深度融合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不竭动力。【详情】

    李蔚 2025-11-14 10:38:54 中国青年网;文化产业;文化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 用生命诠释“家国密码”

    乌龙江畔,古厝深幽。在福州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江墘埕1号,一座两进的木结构院落静静矗立,斑驳的砖墙与古朴的门楣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不凡。这座看似寻常的两进木结构院落,正是中共隐蔽战线传奇英雄吴石将军的出生地和成长地。【详情】

    林娟芳 2025-11-13 15:57:18 中国青年网;吴石;家国密码;抗日战争;家国天下
  •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思政格局”:高校博物馆育人实效提升路径

    高校博物馆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第二课堂”,连接着历史和现实、高校与社会,兼具学术性、文化性与实践性,在高校协同育人格局中发挥着独特重要作用。提升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是高校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探索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详情】

    王若冰 傅炜杰 2025-11-13 15:58:46 中国青年网;高校博物馆;历史与文化;第二课堂;大思政格局
  • 走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间正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是群众对干部的朴素期待,也是干部应当追求的目标。这短短八个字,既蕴含着造福于民的政绩观,也饱含着深厚质朴的为民情怀。走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间正道,其深刻意蕴植根于理论、文化、历史与时代四重逻辑的有机贯通和系统整合之中。【详情】

    王进足 2025-11-13 09:01:14 中国青年网;人间正道;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自觉;马克思主义政党
  • 以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同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结合起来、贯通起来,更好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到我国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以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生态基础。【详情】

    李云卿 2025-11-12 09:01:44 中国青年网;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林业有害生物;绿兴;森林资源利用
  •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文明格局重塑的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已成为展示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正逐步向“走进去”转变,即从单一的文化产品输出,迈向价值理念的交流与共享。这一转变要求我们跳出经验层面的思考,系统寻找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和方法。【详情】

    田俊杰 2025-11-11 15:42:05 中国青年网;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文化自信;文明互鉴
  • 促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新征程上,我们要锚定文化建设目标任务不放松,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条件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详情】

    史守林 2025-11-11 09:16:53 中国青年网;人民群众;中国式现代化;公共文化
  • 精神生活富裕的本质

    新时代新征程,深入理解和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富裕,不仅关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的精气神和国家的长远竞争力。【详情】

    许恒兵 2025-11-10 09:14:03 中国青年网;精神生活;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载体;全面发展
  • 如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十五五”时期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关键任务是在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基础上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十五五”时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巩固实体经济根基,要围绕着提高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持续发力。【详情】

    黄群慧 2025-11-09 09:35:31 中国青年网;实体经济;大国博弈;验证平台;战略任务
  • 涵养“常怀千岁忧”的历史自觉(思想纵横)

    当前,有的同志在工作中陷入事务主义、得过且过、急功近利,对潜在风险警惕性不足,缺乏长远目标和大局观念。这深刻表明,党员干部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自己,涵养“常怀千岁忧”的历史自觉尤为必要。【详情】

    张运君 张亦弛 2025-11-08 09:46:22 中国青年网;历史自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 【理响中国】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不仅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意蕴,而且回答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命题。面向“十五五”,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须擦亮其生态底色,通过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让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详情】

    陈朋 2025-11-07 09:16:04 中国青年网;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 以规划衔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指导方针科学精准,主要目标清晰明确,任务举措求真务实,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详情】

    刘西忠 2025-11-06 16:35:51 中国青年网;规划衔接;顶层设计;问题导向
  • 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高校思政课堂的生动素材

    如何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深度融合,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打造成高校思政课堂的生动素材,既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又为培养时代新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详情】

    王若冰 2025-11-06 09:31:43 中国青年网;社会实践;思政课堂;生动素材
  • 解决急难愁盼不能“撒胡椒面”(思想纵横)

    解决急难愁盼不能“撒胡椒面”,而要用心用情、精准施策。既要抓住重点、把握关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持续促进宝贵的民生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真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详情】

    潘令麒 2025-11-06 09:11:11 中国青年网;急难愁盼;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工作
  • 【理响中国】“十五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条主线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的经济建设,对于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必须牢牢把握“稳定经济增长”“提升国内大循环水平”与“深化改革开放”这三条核心路径,驱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详情】

    裴长洪 2025-11-05 16:03:33 中国青年网;十五五;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增长
  •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思政格局”:高校博物馆育人实效提升路径

    高校博物馆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第二课堂”,连接着历史和现实、高校与社会,兼具学术性、文化性与实践性,在高校协同育人格局中发挥着独特重要作用。提升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是高校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探索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详情】

    王若冰 傅炜杰 2025-11-13 15:58:46 中国青年网;高校博物馆;历史与文化;第二课堂;大思政格局
  • 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高校思政课堂的生动素材

    如何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深度融合,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打造成高校思政课堂的生动素材,既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又为培养时代新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详情】

    王若冰 2025-11-06 09:31:43 中国青年网;社会实践;思政课堂;生动素材
  • 用好“纪念活动”生动教材,不断赓续红色血脉

    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是涵育新时代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强大精神密码,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澎湃力量。【详情】

    王占仁 2025-10-08 10:01:12 中国青年网;赓续;北京市第九中学;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教材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蕴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多层次文明对话机制,将文化主体性转化为现实行动,以“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回应“文明冲突论”,携手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详情】

    李熠 2025-09-15 16:06:36 中国青年网;习近平;民族复兴;文化思想;文化自觉
  • 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意义及宝贵启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整整14年。我们可以从“两大阶段”“两大矛盾”“两大战场”“两大战线”来概要回顾,“两大阶段”是发展过程,“两大矛盾”是深刻动因,“两大战场”是生动体现,“两大战线”是拓展贡献。【详情】

    蒋乾麟 2025-08-31 09:36:14 中国青年网;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抗战精神;民族精神
  • “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质效评价的五个维度

    “大思政课”作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聚焦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如何运用数智技术优势创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详情】

    李怀杰 2025-08-18 16:59:02 中国青年网;大思政课;维度;实践育人;教育形态;循证
  •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详情】

    周鸿 2025-08-12 17:08:44 中国青年网;教育强国;方向;思路;有机统一
  • 【理响中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是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详情】

    杨天梅 曹胜 2025-08-04 11:17:52 中国青年网;思政教育;教育强国;改革创新;优质教学
  • 深刻理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多维度的时代价值。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作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延伸,也是应对现实挑战的内在逻辑。【详情】

    王锁明 2025-08-03 10:25:11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共同体意识
  •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引导青年高度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增强青年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是高校深入践行立德树人、为党培育人才和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切实行动,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详情】

    邓扬麒 高群 孙永丹 2025-08-29 15:28:01 中国青年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
  • 高校如何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和推进“第二个结合”研究阐释,勇于担当理论创新策源地,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切实发挥好引领作用。【详情】

    任友群 2025-07-25 09:07:59 中国青年网;高校;第二个结合;理论创新
  •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教育引导

    社交闭锁导致道德观圈层化。青年的成长与互联网发展高度绑定,他们经常通过互联网寻找同好、结成网络社交圈、打造理想化网络形象以满足精神需求。然而,面临互联网多元价值冲突,青年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有时并不成熟,对于是非判断难以达到理性、客观和全面,行为上易表现出感性化、主观化和片面化的特征。【详情】

    方锦鹏 庞立生 2025-07-16 14:15:03 中国青年网;价值观念;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引导
  • 【理响中国】高校社科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与路径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战略部署中,高校社科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高校社科工作者肩负着以学术创新驱动文化传承、回...【详情】

    李晓兵 2025-07-14 13:54:10 中国青年网;深化改革;传承创新;实验室;教育强国
  •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仅是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血性和勇气的鲜明体现。【详情】

    刘光明 2025-06-27 09:00:34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精神基因;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民族复兴
  • 【理响中国】立心铸魂 开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新局面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详情】

    颜隆忠 2025-06-24 09:16:42 中国青年网;文化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正是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抗战精神也才成为代表正义、和平、真理和光明的人类进步精神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抗战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追求正义、向往光明和进步的人们。【详情】

    宇文利 2025-06-22 09:42:03 中国青年网;抗战精神;精神基因;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支撑
  •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机遇挑战

    生成式AI的应用推广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机遇挑战:一方面,生成式AI为高校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其潜在的数据风险与价值偏差可能误导学生的价值观。高校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成式AI的技术优势,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与伦理治理体系。【详情】

    薛思雅 2025-06-16 11:19:58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思政教育;伦理治理
  • 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走好“第一方阵”,带好头做标杆,锲而不舍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详情】

    樊建武 2025-05-28 09:24:27 中国青年网;师德师风建设;学生评优;风险防控;高校内部管理
  •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详情】

    任小龙 2025-05-27 09:11:11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
  • 科学家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涵养时代新人

    创造性劳动不仅代表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凝结,更是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所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生的劳动教育中,使他们能够在创造性劳动中养成崇尚科学、尊重劳动的习惯。【详情】

    杨帅 廖文 2025-05-22 11:25:10 中国青年网;科学家精神;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

    11月12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市东城区委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五五’时期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科技自立自强等领域展开研讨,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凝聚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详情】

    刘越 2025-11-13 10:48:03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定位;新质;高质量
  •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法学理论创新

    11月8—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第八届法学前沿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全国近50位学者以文参会,围绕法学前沿论题展开深入研讨。【详情】

    明海英 2025-11-13 10:46:02 中国青年网;法学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 【社会纵横】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

    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索新时代场馆育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1家单位协办的“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于10月25日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详情】

    高诗嘉 2025-10-31 12:39:31 中国青年网;马克思主义;大思政课;研讨会;合作
  • “四大全球倡议”彰显和平与发展逻辑

    10月11日,“四大全球倡议”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列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任红岩表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要始终坚定不移践行贯彻党中央对外大政方针,毫不动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不断前进。【详情】

    查建国 陈炼 2025-10-14 20:21:41 中国青年网;全球治理;中国式现代化;四大全球倡议;发展思想
  • 打破欧洲中心主义叙事框架

    与会学者认为,有必要在史学专著和教科书中加强对于二战内容的编纂,清晰呈现中国在战争中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共同打破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叙事框架,塑造更为客观、公正的历史认知。【详情】

    明海英 潘玄烨 2025-10-14 20:20:47 中国青年网;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叙事框架;欧洲中心论;欧洲中心主义
  • 深入研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新一届国史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及全国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与经验、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国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详情】

    查建国 陈炼 2025-09-19 10:19:15 中国青年网;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与经验;深化改革;国史研究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8月30日下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在研讨会上,嘉宾们还共同见证了“斯诺国际学者”项目、“国际友人研究”数据库建设项目、“新时代斯诺”全球媒体采访计划项目的正式启动。【详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1 09:48:16 中国青年网;纪念抗战胜利;抗战精神;传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共产党
  • 首届中国新闻学大会在京召开

    2025年8月27日,首届中国新闻学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闻传播”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详情】

    新闻与传播研究网 2025-08-28 14:11:14 中国青年网;新闻学大会;新闻传播;主流媒体
  • 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0日,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举行了“中流砥柱”“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三场主题研讨。【详情】

    高莹 2025-08-21 10:19:50 中国青年网;二战史;研究成果;研究领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开拓敦煌学研究新领域

    敦煌学以敦煌文献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艺术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百余年来形成规模巨大的研究成果。会议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承办。【详情】

    陆航 2025-08-19 09:56:32 中国青年网;讲经文;敦煌学研究所;研究领域;研究成果
  • 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8月16—17日,期刊集群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期刊界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期刊集群化建设的模式探索、机制创新、资源共享、数字赋能、国际化拓展、话语建构、质量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探寻期刊集群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详情】

    朱羿 2025-08-19 09:53:21 中国青年网;学术期刊;学术传播;学术影响力;高校学报
  • 出土文献深化丝绸之路研究

    出土文献文物对佐证和研究丝绸之路具有重要价值。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丝绸之路是一条沟通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欧洲、北非等地区的重要国际通道,数千年来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详情】

    朱羿 2025-08-18 10:24:58 中国青年网;丝绸之路;出土文献;共同体意识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哲学研究

    设计既关注自然问题,也关乎社会问题,已从一个专业化的概念逐渐发展为具有较强普遍性的文化性概念,与人类社会或文明所内含的未来特质密切相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孝廷认为,设计是创造力的集中体现,面向未来的设计应当从关注现代性转向强调未来性,更加体现人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自由度。【详情】

    王广禄 2025-08-18 10:23:33 中国青年网;人工智能;哲学学院;共生发展;王大洲
  • 《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7月20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一级巡视员班永吉文艺评论集《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该著收录了作者对经典文学、影视作品、涉党史人物与重大事件等读物及个人出版物的述评,展现了作者在文艺评论领域的深入思考。【详情】

    龚泓铭 2025-07-26 14:58:29 中国青年网;文艺评论;传承党史;探索生命
  • 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7月21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挖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详情】

    王广禄 刘凯 2025-07-24 10:55:09 中国青年网;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强国;当代价值;师德师风建设
  • “全球南方”深度参与国际秩序变革

    7月19日,纪念亚非会议7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非洲史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内蒙古通辽召开。与会学者回顾了亚非会议的重要意义与历史影响,围绕中非文明交往、“全球南方”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详情】

    赵徐州 2025-07-24 10:53:49 中国青年网;全球;全球治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格局
  • 数智时代重构外国文学研究范式

    7月18—19日,“数智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浪潮下外国文学的学科新图景、研究新范式,助推中国外国文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详情】

    朱羿 2025-07-24 10:50:52 中国青年网;外国文学研究;叙事研究;世界文学;时代背景
  • 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研讨会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暨“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昌吉学院·新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中心、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详情】

    程良宏 2025-07-24 10:48:00 中国青年网;教学论;自主知识;教育强国;体系研究;赋能
  • 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提供理论支持

    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胡德坤表示,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蓝表示,中国14年抗战不仅开辟了世界上首个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详情】

    明海英 2025-07-14 14:00:48 中国青年网;国际体系;国际力量;国际问题;理论支持
  • 深刻把握中华文化主体性

    7月2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威海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其哲学基础研究,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详情】

    张清俐 孙孟媛 2025-07-10 10:24:25 中国青年网;文化主体性;文化自我;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经典品读 更多>>
  • b219ebc4b74543a94877eac311178a82b9011454_副本.jpg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详细】

  • QQ截图20250313153430.jpg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详细】

  • f44d3075892827ba997502.png

    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刘余莉主持撰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