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你的爱很深很深,像无底洞一样……”网友“小贝”向记者爆料,他的同学在河南洛阳市一所小学教书,前几天在班上没收了一个学生写的情书,稚嫩的语言逗乐了老师,情书的背面还画了一副画。(12月21日《法制晚报》)
从古至今,情书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手段,承载着人们许多的爱与痛。情书的符号互动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恋爱乃至婚姻的“敲门砖”。然而,时过境迁,情书作者逐渐低龄化,引发了人们关于未成年人性教育缺失的担忧。实际上, 在青春期之前,孩子们生理上并未发育成熟,“早恋”的标签太过沉重,也太过草率。
对于小学生来说,异性交往产生的深厚感情和懵懂好感,都可能在“恋爱”、“爱情”的遮蔽下产生情感表达的冲动。尽管“小学生情书”和早恋没有因果关系,我们却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作为社会观察的一个窗口,“小学生情书”通过孩子们天真、稚嫩的笔触,表达出他们对个人现状的认知和对社会现实的理解。
不论是承认自己“长得不好”,还是承诺给女孩买一套房子,抑或“情书不敌iphone”,看似戏谑的情书,投射着社会现实的集成影像。在一个习惯“以貌取人”的时代里,在一个喜欢用物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好坏的社会中,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越来越庸俗化和单一化;即使是童言无忌的孩子,都难以回避情感表达商品化和市场化的俗套。
事实上,“小学生情书”不过是孩子的一种角色游戏。可是,“小学生情书”为何层出不穷? “小学生情书”往往并没有厚重的利益考量和复杂的心理算计,而是 “另类的表达”——在应试教育流水线下,过早地流失了赤子之心的孩子们,倾向于去寻求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异性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小学生情书”的背后,也有着“揠苗助长”的肥沃土壤。当教育成为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重要手段,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可避免会带来教育的片面和短视。在焦虑的成年人的鞭策下,孩子过早地学会了功利和算计,就连情感表达也毫不例外。超越身心发育状况的“小学生情书”,说到底是过度社会化的产物。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提出要尊重童年的独特价值,极力主张“在成为成人之前,儿童就是儿童”。明明是儿童,却做了成人做的事情,“小学生情书”作为一面镜子,既透视出转型社会一些不良心态,也折射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短板。(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