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2亿多务工农民说明务农并不幸福

叶小娟

发稿时间:2014-05-19 08:3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湖北武汉发布我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经过数据测算,作为我国人口最大基数的农民,幸福指数为0.5578(1为满值),属于中等水平。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还显示,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认为,这源于务农农民主观上的幸福感,包括生活的乐观和内心的安宁满足。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产的机械化和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大量的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务农农民的幸福感自然不断增强,“一增一减之间,折射中国社会特殊的时代变迁”。(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是比以前好了很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普及,也让农民有了最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但中国国土辽阔,地区贫富差距明显,对“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得出务农农民很幸福或是很满足的结论。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为16610万人,比上年增长1.7%;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本地农民工为10284万人,增长3.6%。明知道出门打工不如在家那么舒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农民去打工呢?这么高的数字说明,务农对很多农民而言,显然并没有那么高的吸引力。因为务农不仅赚不到多少钱,有时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所以才不得不选择务工。特别是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就算想留在家里种田,恐怕也没那么多的地给你种。务工能带来更多收入,才是2亿多农民选择务工的根本原因。

  而大量外出打工者所在的地方,本身就是较不发达地区。不管务不务工,幸福指数恐怕都高不到哪去。既然他们已经成了务工农民,那调查时务农农民的幸福指数明显就会被拉高,出去打工的农民越多,务农者的平均幸福指数就越高,因为不幸福者都出门打工,成了务工农民了。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留下来的,除了务农收入确实不错的,大概就是因各种原因实在没法打工的人了。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离乡背井出门打工,远离家人与亲友,肯定会有诸多不便,即使因此增加了收入,也未必会觉得事事如意。何况打工不比种田,不仅有老板管着,工作压力也很大。这就进一步压低了务工农民的幸福指数。所以,这样的调查数据并不能反映务农农民幸福感的真实情况,更不能得出务农更幸福的结论。很多农民因为种田不赚钱甚至亏本而被迫放弃务农了,仍继续务农的,多数收入还可以,调查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太差。这就像看着民国全家福推断出当时百姓的生活状况不错一样,根本是调查对象和调查口径出了问题(民国时,绝大部分老百姓根本没钱去拍照片,能拍全家福的基本都是小康以上的家庭,自然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营养状况都比连饭都吃不饱的贫民强得多)。

  要了解农民真正的幸福指数,恐怕还是得分地区的看,不能光看务工还是务农。这项调查发现,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幸福指数依次递减。这说明,地区收入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幸福指数。现在,我国仍有近一亿人生活在每年2300元人民币的国家贫困线以下。如果考虑到这一贫困线标准过低,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下,许多贫困家庭只是被脱贫,那再奢谈什么农民的幸福指数,无疑意义不大。

  虽然有钱的不一定幸福,但没钱的肯定不会幸福。与其费时费力去调查农民的幸福指数,不如多花点时间研究农民的脱贫问题。如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也是有关部门与相关学术机构急需要做的事。毕竟,再多不切实际的指数也没有实实在在的致富招数受农民欢迎。(叶小娟)

责任编辑:贾元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