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燕京学堂"争议的核心是民主决策

发稿时间:2014-07-27 14:37:56 来源: 京华时报 中国青年网

  北大,毕竟是最早喊出民主科学口号的地方,即便校方有权决定建这个学堂,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总还要讲一些的。北大决策层的这个决定,至少走向了正确的方向。

  24日举行的北京大学2014年第6次党政联席会决定:静园1-6院不做学生宿舍,按国家文物保护的要求,修缮后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用房;未来燕京学堂的学生住宿问题,由学校会议中心统筹安排。

  这表明,之前轰动一时的“燕京学堂”选址争议,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结果。那些老建筑和静园草坪算保住了,至少对一部分北大师生和校友来说,目标已经达到了。因为,一开始对北大这个项目的质疑,也主要集中在是否私自改造文物、会不会破坏草坪和老建筑上。

  但后来围绕燕京学堂的争议,远不止于此。学术型的反对,主要指出“中国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科学,既有文史哲基础课,又有经营管理类内容,显得不伦不类;理想型的反对,指责北大背离了“研究高深学问”的宗旨,一味迎合市场需求,批发宝贵的学位资源;形而下的反对,则是因为对静园草坪和六院等老建筑有感情,不愿看到属于全体学生的公共资源,变成少数特权学生的私人领地。

  在我看来,上述反对燕京学堂的理由,最充分的其实是最后一个,这主要来自普通师生和已经毕业的校友,也是北大不得不回应的现实问题。至于对学院定位和课程设置的学理性质疑,虽拳拳之心可鉴,却有些书生气了,校方可以置之不理,或者把宣传稿念一遍权当回应。

  说白了,看起来“高大上”的燕京学堂,就是换了一个马甲的精英培训班,与过去流行的MBA、EMBA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受八项规定等大气候影响,又加上办得太多市场饱和,所以才扯了一个更时髦的“中国学”的幌子。

  这类高端“校中校”的实质,就是利用大学的品牌和学位资源,来交换自己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也包括人脉。要赚钱是肯定的,虽然校方一直没透露,但燕京学堂的收费肯定不菲。学费也不是最重要的,“北大校友”的无形资产更是学校看重的。想想看,如果国内外的大腕精英,未来的政商领袖,都有一个北大校友的头衔,那就不仅是有面子,也是一门划算的生意。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北大不会纠结于所谓“中国学”的概念,以及一年的硕士学制是不是太短。

  接下来的主要问题是,北大能不能建这个学院?建在哪儿,应该由谁说了算?

  首先,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国内外也有惯例,似乎没有理由不让北大办这个班。至于“北大是全国的北大”之类的说法,在北大还是教育部直属公立学校、没有真正的董事会和教授大会的现实下,都是只具有审美意义的理想而已。北大党委和校务委员会,有权做出这个决定。

  现在看来,要建燕京学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即便如此,北大师生的抗议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经此事件,至少让这个低调奢华的项目曝了光,促使校方修正了选址和设计方案,并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声音。接下来在实施过程中,就要考虑不能过度侵占公共资源,考虑普通学生和其他院系的感受,适当对他们开放资源,让更多师生共享“改革成果”。

  北大,毕竟是最早喊出民主科学口号的地方,即便校方有权决定建这个学堂,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总还要讲一些的。北大决策层的这个决定,至少走向了正确的方向。(铁永功)

原标题:"燕京学堂"争议的核心是民主决策
责任编辑:褚津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