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对玷污传统节日者必须说不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6-06-12 08:3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邓海建

  一个端午节,几多家国情。各地对传统节日的重视逐渐回归。不过,借着这么个不太轻松的节日,个别地方还是演绎出若干轻佻的商业话题,甚至没羞没臊地直奔“下三路”而去。青年是文化自信的一代,对于这种玷污传统节日的炒作,必须致以嘘声。

  近日有关端午的两则“绯闻”,叫人不吐不快:一是6月6日,杭州一游乐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十对来自各大高校的情侣毕业生身穿粽子服拍毕业照,并坐上大摆锤,宣誓毕业不分手,甚至玩起“滚床单”游戏。二是6月9日,郑州如意湖畔附近围满了看热闹的群众,当地某公司的工作人员用担架抬着一名衣着暴露的女子,女子身上还绑有粽子。工作人员称只要有人只用嘴吃掉粽子,便可以获得百元奖金……

  传统文化不能被人与香艳美女、荷尔蒙经济“混搭”在一起。这不叫传承,而是玷污。除了低俗观感,没有一丝半点的正能量。商业炒作不能拿传统文化、公序良俗来撩骚。当然,这是个“营销不惊死不休”的时代,舆论见多识广,雕虫小技早有免疫,可创新太烧脑,唯有三俗最省力。骂就骂去,奈何为了眼球经济,人家可能要的就是个骂。说白了,这种端午营销,不过是擅于走钢丝的网红模式的现实版。

  市场的林子大了,难免群鸟乱飞,一两家商人打擦边球,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不过,在传统文化习俗上,我们依然看到了某种真切的隐忧。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内生力式微。当然,兰汤洗浴、挂系菖蒲等传统,与今时今日的中国,可能有了更多的不合时宜;但,国家层面、社会视角的文化传扬,并非毫无作为空间。当年,中韩端午申遗之争弄得群情激愤,时过境迁,可有多少人记得,韩国对江陵端午祭是怎样“一往情深”——不仅全国休假长达5天,而且节日内涵由广泛的祭祀活动、各种舞蹈、歌谣比赛以及游戏和体育运动,进而拓展出发展旅游、传播文化等多层外延,并最终成为韩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标志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了商家粉墨登场的“杂耍时间”。要么是弄成商业味浓郁的购物节,要么是直接简化成口福之快的吃货节。离开内核谈节日、离开精神谈形式,终究是叶公好龙或刻舟求剑。古人有言,“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一千个人心里也许确有一千个端午,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千百年承续下来的民族节日,总该有个价值共识的大致模样。对此,你可以一知半解,但不能解构无底线。文化当然会新陈代谢,民俗也不会马褂长辫不变。端午,不是神侃上蒙尘的神像,但也不该是商家手里的橡皮泥。

  青年人是文化传承最有活力的力量,是传统节日保持活力和吸引力必须要争取的人群。恶俗节日营销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更是对青年心灵的玷污。远离恶俗节日营销、坚守文化根源情怀,是对青年的心灵呵护,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负责任的态度。对于“滚床单”之类的民俗文化“蹭吃者”,青年必须还以嘘声,更不能捧场参与。只有人人对玷污行为说不,我们才能守住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的根与魂。(邓海建)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