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何必羡慕“荷兰式尊严”

发稿时间:2014-07-26 07:3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7月23日,荷兰王国庄严接收MH17事件中遇难的荷兰公民遗体的仪式触动了许多中国人。有一位微博网友是这么描述的,“在这个尊重生命的国家,在异乡仓皇离去的逝者终获尊严:1、每一具棺木都由六位或八位士兵抬灵,绝不含糊;2、王后玛克西马不能自已,数次拭泪;3、机场内人们沉痛默哀;4、所有遇难者国家的旗帜都降下半旗,包括马来西亚;5、高速公路上车辆全部停下,鸣笛致哀”。到笔者截稿,这条微博的转发已经达到了近1万4千条。中国社会对荷兰此举的感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一些网友还拿荷兰对“生命的尊重”来对比中国的一些现象,“尊重不是说来的。因为,人有人品,国有国品”、“和中国高官出巡一样一样的”,以此来隐喻和批评中国。

  对比下,我们的祖国似乎变得千疮百孔、一无是处。可真的是这样的吗?笔者希望带更多的国人去看到另外一个现实:作为夹身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小国,荷兰在面对这起造成193名本国公民遇难,原因不明不白的空难时,它是无力的。现在,当美俄博弈愈演愈烈之时,荷兰甚至没有“资格”提出一点自己的质疑。如果说庄严的仪式是对逝者和生命的一份尊重的话,笔者更想说,真相才是给逝者最好的告慰,给生命最高的尊严。但此刻的荷兰,它所能做的,恐怕也只能是一个仪式了。这很残酷,可这就是国际社会的现实。

  反倒是一些网友眼中的“残败不堪”的中国,它通过65年的努力,竟然已经有能力走出这样的困境和摆脱这样残酷的“现实”了!建国以来,中国扛住了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历史压力,还经受了苏联在我边界陈兵百万,对我进行核武威胁,以及美国1996年将航母开入台湾海峡、1998年悍然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和2001年公然在南海撞毁我81192军机等两个超级大国的一系列挑衅和侮辱……那时的中国,与当前的荷兰处于相似的尴尬境地:想有作为,却无能为力,只能选择默默地忍受。直到一番卧薪尝胆后,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不仅拥有了对生命尊重的仪式——5·12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第一时间便赶到了现场,指挥救援,之后,全国每年都在5·12这天为逝去的生命默哀。更有中国政府维护生命最高尊严(真相)的努力——MH370事件发生后,我们倾尽国力调用所有能调用的海空力量,调整多枚卫星的轨道,集中全力找寻失联客机……虽然探寻真相的过程是曲折和艰难的,但我们把追求真相的权利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这些难道不是中国对生命尊重程度的提高,和“国品”提高的表现吗?

  在这个现实对比中,笔者着实无法理解一些网友的一意孤行、为否定中国而否定的行为和想法:今天的这个快速崛起、锐意进取的中国,以及那个可预见的光明的未来,为何不能够让你们变得更加自信些?在你们看来,奥巴马在一群记者的摆拍下买汉堡,是亲民举动,那习主席吃庆丰包子,为何就不是贴近民生?美国那卡在半道上推不下去的“医保计划”是重视民众,那中国覆盖到村的医疗保险为何不能算是惠民之举?美国警察给流浪汉买鞋是人性,中国警察照顾老奶奶几十年难道还不足以展现温情?很长一段时间,笔者一直以为“精分”和“双重标准”只是美国人的专利,可没想到,网络上中国竟然也繁衍出了如此多的附庸。

  当前中国正处于“即将崛起到真正复兴”的过渡阶段,这就意味着国家的各方面都面临深度调整的压力,各类矛盾也容易集中爆发出来。因而,有很多民众对政府、对社会、对国家有着这样那样的抱怨,这都是正常的。但区别只在于,一部分民众能够客观地去看待和思考问题,通过理性的方式去敦促政府的反省和进步,可还有一小部分群体,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为否定而否定,为渲染而渲染,无视国情,无视事实,以丑化、抹黑和否定政府、社会和国家为目的,在网络中煽风点火。面对这些人,笔者只想说一句:想让中国走向动荡,你们也不问问绝大多数中国人,答应吗?

  作为一个有着复杂国情的大国,中国在很多细节问题上确实无法做到如一些发达小国般的细致——这确实是中国需要向荷兰这类国家学习的地方。可理性的中国人还应该意识到,网络上的一些无视中国在追求“最高尊严”层面上的努力,无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所取得的进步和成长,却一味地过度渲染、放大他国在仪式层面对“尊严”的维护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国人在面对别国的“好”时,完全可以更自信些:我们需要虚心学习,可绝对不用过度放大或渲染,更无需妄自菲薄,毕竟,此刻的地球村里,还真没有哪个国家的未来比中国更有潜力、更值得期待。(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雷希颖)

责任编辑:贾元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