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纪宝成,现担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他称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官员常在讲话中强调职教的“离不开”,可这些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业院校。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上职业院校是无奈之举。(4月15 日中国青年报)
在坊间,老百姓有一句大实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纪宝成的一番话,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很多人的真实心态。
据统计,近3年,88%的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82%,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70%。父母为农民、工人的学生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80%。
可以说,“阶层固化”问题一直是我们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些社会阶层上升通道逼仄的映射。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民工的孩子继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贫穷在代际间延续。这样一种社会现象拷问着我们社会敏感的神经。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如一些网友调侃,一流大学出来的学生也有卖猪肉的,职教学生也有白手起家,创业成亿万富豪的。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只是个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名牌大学的出身,往往给很多人成才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从总体上来说,名校依然是通用的敲门砖。
这些年,在很多地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都被重点强调,但职业教育仍然出现“口头上受重视但事实上被轻视”的尴尬境地。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劳动的尊严正在日渐衰落。记得很多年前,工人是我们社会最受人尊重和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现在呢?工人的地位在社会职业价值的排序中每况愈下。现在,就连小学生都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公务员让同学羡慕,自己的父母是工人让自己感到自卑。
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奉献。遗憾的是,普通劳动者并没有“同步”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比如,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合理,没有真正体现劳动的价值。具体地说,劳动者的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工资水平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相称,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劳动者连自己工作的合法权益都无法保障的咄咄怪事。
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但一些陈旧的价值观念还根深蒂固,有很大的市场。比如,“劳心者治人”的价值观,就有很大的代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劳动尊严的衰落,是职业教育沦落到今天如此尴尬境地的最真实写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劳动受到社会尊重,体现劳动者的价值,需要我们更多脚踏实地的努力。(彭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