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困境儿童享受特殊优先的保障

发稿时间:2014-09-10 13:23:03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诸如留守儿童、孤困儿童等困境儿童数量增多。如何让他们享受特殊优先的生存发展保障,是我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

  2012年,我所在的民革河北省委把赞皇县北花园村作为扶贫工作点。这是太行深处的一个交通闭塞、缺乏水源“靠天收”的省级扶贫村,全村170户有139户为建档贫困户,青壮年为讨生活大多外出打工了,剩下的一群孩子,与年迈的老人相依为命。有几个不满10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爷爷奶奶年迈多病或残疾难以行动,他们不得不过早承担生活的重担。每当放学就飞奔回家,忙着提水喂猪、生火做饭、浆洗衣物、照顾老人。等紧张地干完这些活,再飞奔着去上学。他们没有芭比娃娃,很少吃过精致糖果,甚至没人带他们去过30公里外的县城,但当扶贫干部问他们的梦想时,这些羸弱瘦小的身躯里却发出了“好好念书,长大报国”的声音。

  感慨于孩子们的处境和精神,去年5月,我倡议省、市民革组织成立了“主委助学基金”,首先从北花园村开始,对贫困农村儿童上学予以援助。接着,又主持省民革“博爱·牵手”活动与省妇联“春蕾行动”、团省委“希望工程”联合,对困境儿童实施援助。

  怎样做好对困境儿童的救助和保障工作,让他们与普通儿童共享阳光雨露、健康成长?这个问题萦绕在我脑际,融进了我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到民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调研,我了解最多的是困境儿童工作情况;到各地视察建设项目,我往往询问儿童福利、救助机构有没有;在参加干部帮扶、包县驻村活动中,走进太行山区、坝上高原、华北平川,最关心的是贫困乡村孩子们的处境。

  为更好地理出思路,我发动省民革组织与政协委员的力量,在义诊、义教等帮扶活动中开展相关调研;联系省内各级妇联、民政等部门,细致地开展了孤儿调查统计工作。去年9月,通过调查得知,全省共有孤儿15694名,其中机构养育仅2134名,散居孤儿13560名,绝大多数孤儿所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下,监护人也多年老体衰,家庭教育缺失。这些都显示出社会救助及福利机构建设缺口较大、救助和保障能力严重不足,贫困失学儿童群体依然庞大。调研中还发现,儿童保护机构还没有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且缺少专业人才;与城市相比,农村困境儿童救助体系残缺度较大;专门法律缺失,救助工作不规范,管理高低不齐。面对严峻的现实,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感到责任沉甸甸的。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更激励了我履职的信心。经审慎思考、几易其稿,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建立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的提案》。我提出5条建议:一是推动儿童福利立法,通过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儿童福利法》,为解决困境儿童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二是设立专门儿童工作机构,明确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的基本领域和主要工作内容;三是加大政府主导性投入,逐步实现儿童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四是构建困境儿童福利服务平台,完善困境儿童福利网络建设;五是加快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医疗康复、儿童社会工作和特教等专业人才,实现儿童福利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履行委员职责,既要建言,还要立行。我谋划主持了省民革联合省妇联、团省委、省工商联和精英集团,在石家庄发起创办“精英博爱小学”,为全省6—12岁孤困女童提供公益性教育。目前,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这一占地106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学校已经启动筹建。而此刻,我提案中的建议,也得到民政部肯定和采纳,《儿童福利条例》正在加快制定,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正在逐步推进。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0日 20 版)

原标题:人民日报委员手记:让困境儿童享受特殊优先的保障
责任编辑:褚津笙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