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一名从D301次列车上幸存的记者鞠躬致歉。新华社
[核心提示]不可否认,新闻发言人是一个风险性很大的职业。尤其在这个“围观”不再很难很遥远、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公众对新闻发言人的语境、字句、情感、仪表等细节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挑剔。
据报道,铁道部相关负责人8月16日表示,王勇平不再担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职务,“是正常的职务变动,王勇平的级别待遇没变,调到哪个部门还没定。”
王勇平是近年来中央部委中能够积极、主动、经常性地面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之一。从2006年以来,王勇平仅与人民网网友的在线交流就有十余次。记得2011年1月27日,王勇平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春运热点问题。面对网友“多穿衣服,戴上安全帽”的提醒,他回应说,“挨拍是大家对铁路工作的关心爱护,我们会在挨拍的过程中清楚掌握网情民意,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并表示春运中一些旅客批评甚至责备铁路工作中的不足“是完全应该的”。这样开诚布公的态度,在王勇平8年之久的新闻发言工作中并非个例。
突发事件面前,面对媒体的质疑与追问,发言人在同样的“信息弱势”、“知情有限”下依然能坦言肺腑,这本来就需要一种勇气。对于7·23事故新闻发布会上言论引起的争议,王勇平觉得自己应该“再冷静一点,再诚恳一点”,坦承并不委屈,“想想在这次事故中不幸失去生命、受伤的旅客和他们的家属,想到那些受到损失的旅客,我面对的这些又算什么?”看看王勇平以往新闻发言中的表现,这位资深发言人本不该陷入这种完全被动与无奈的僵局。撇开授权发布等固有的体制因素,给王勇平多年来新闻发言工作一个客观的评价,远比揪住其一次失误更能彰显社会的理性与包容。
不可否认,新闻发言人是一个风险性很大的职业。尤其在这个“围观”不再很难很遥远、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公众对新闻发言人的语境、字句、情感、仪表等细节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挑剔。稍有不慎,“新闻发言人”便会瞬间演变成“新闻当事人”,饱受舆论风暴的考验。然而,风险大意味着责任更大,这风险其中蕴含着对发言人职业水准的期待,更有对信息公开透明、社会公平进步的渴求。在转型期的中国,成熟稳健的新闻发言人无疑可在沟通官民、减少对立、消除误解、营造共识等方面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3年的非典危机,是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起点。2004年底,国新办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75位新闻发言人联系电话。经历“七年之痒”,如何推动中国新闻发言人步入成熟期,如何变革新闻发布体制中的制约因素,让信息更加透明,让更多真相浮出水面,在“回应社会关切”有更大作为,是我们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