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完95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对贫困的感受刻骨铭心,始终不曾放弃与贫困的搏击。上个世纪前半叶,几十个没有一兵一卒、只有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书生,仅仅用了28年,就夺取了泱泱华夏的全国政权——这则神奇的“童话”主角,其实是亿兆穷则思变的贫苦乡亲。因为对共产党寄予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厚望,他们奉献了仅存的一口粮食,奉献了自家最心爱的少年儿郎,用扁担、用独轮小车拥戴着子弟兵,用最淳朴的信任,把中国共产党“抬”进了北京城。无怪乎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用“紧紧依靠人民”,来概括中共95年历史成功的经验。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过完党的生日不久,习近平就来到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这是牵挂,也是还愿。他对那里的老乡说,全国的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这份庄重的承诺,并不仅仅始于今日,还始于20年前他担任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时的誓言,“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坚决完成”;始于30年前邓小平斩钉截铁的宣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始于80年前毛泽东对苗族婆婆的承诺,“红军是‘干人’(穷人)的队伍,要为贫苦人民谋幸福”。
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向贫困宣战的这场硬仗,打得甚至比夺取政权更加坎坷。中国诸多现实矛盾,源头都指向“贫困”。贫困,意味着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双重脆弱,意味着生命防御能力的极度脆弱,也意味着百姓对无良官吏、无良商家抵御能力的匮乏……
实践这份庄重承诺的意义不言而喻。
20年前发端的闽宁合作扶贫模式,提供了一份解决贫困问题的“中国方案”——当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面对西海固的漫漫黄沙,叹息此地“苦瘠甲天下”;40多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断言此地“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积重难返的贫困,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困境。如何解困?20年前,闽宁模式开启,山有呼,海有应,两地全面合作,优势互补,让西海固脱胎换骨,沙绿了,人富了,贫困渐被击退。
什么是德政之要,什么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不妨审视一下西海固的脱贫之路。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饿,半粒在喊渴”的西海固,是公认的中国最贫困地区,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角落之一。1982年,中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1996年,按照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构想,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而由福建对口宁夏帮扶的主战场,便是西海固。
胜非为难,持之为难。西海固的脱贫,首在20年的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闽宁合作的开发扶贫,成功得非常精彩。其间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把习见的“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开发。摒弃简单化的、容易见效却不易持久的资金注入和项目投入,其间反复回旋咏唱的关键词,有两个极其醒目:移民搬迁,合作开发……
移民搬迁,就是让贫困人群搬离实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域。在宁夏调研时,习近平说,“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这样做,一来可以在看得到希望的“新家”走向富裕,二来也为挣脱人类生息负担的地区争取环境修复的喘息之机。西海固的绿进沙退,就证实了移民的成功。习近平当年提出,要集力聚资打造样板村,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而打造“迁、稳、富”的逻辑链条,需要借外力扶持,需要耐得住性子的持续发力,资金投入确保到位。千年戈壁,在山海携手中,奇迹般出现公路、学校、卫生院以及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安置移民的闽宁镇横空出世,日渐姣美;而退耕还林的荒山也满坡皆绿。
合作开发,就是产业扶贫。对口帮扶需要政府主导更需市场发力,引入市场机制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让企业在合作开发中创造更多财富,造福当地贫困人群,也让企业有了积极性,这是增强造血功能、使扶贫开发“可持续”的题眼所在。当年,习近平希望闽商把福建的先进理念和优势项目带到宁夏,寻找市场,优势互补。市场力量发挥之后,以产业协作为基础,激活和释放了企业和社会力量扶贫协作的内生动力。
闽宁合作扶贫成功的中国方案,令习近平展颜而笑,他说,固原发展的脱胎换骨,增强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中国方案的脱贫攻坚,闽宁合作开了个好头。接下来,还要将5000万贫困人群一同载入发展的快车道。这是人民共和国的必须,也是发达地区的责任所在。造福他们,便将造福国家,造福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