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给父母下跪"合不合适?

发稿时间:2011-05-06 09: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林 萧

  5月4日,广东实验中学举办该校第一届青年礼——初二全体同学在操场上给父母下跪,并从父母手里接过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校长表示,青年礼源于一位普通学生的建议。老师和家长委员会认为,跪是中国的最高礼节,通过这种形式最容易让学生留下最深刻的人生印象。(5月5日《新快报》)

  孩子给父母下跪,原本无可厚非,自古以来,孩子下跪父母乃孝道的体现。凑巧的是,由于此次事件发生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学校组织初二学生集体参与,加上新闻媒体的“轰动效应”,“给父母下跪”就成为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件,为社会各界所热议。

  按校方所说,跪是中国的最高礼节,学生给父母下跪是学校组织的青年礼,通过这种形式,最容易让学生留下最深刻的人生印象。意义再延伸一点,无非是增强学生的礼仪修养,学会对父母感恩,同时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对促进家庭、学校及社会和谐都大有裨益。尽管如此,“给父母下跪”事件却折射出了多项教育的缺失,值得深思。

  首先是礼仪教育的缺失。孩子下跪父母,实在是一件稀松平常事儿,但经过学校精心组织的集体“下跪”事件,却从一个侧面映射出礼仪教育的缺失。这就好比“此地无银三百两”带给我们的启示,换言之,如果现代中学生接受过充分的礼仪教育,就不会有“下跪”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比如最初听说要跪父母时,学生们大多不愿意,下跪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尴尬,有的犹豫不决。由此可见,礼仪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学生尴尬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情感教育的缺失。在校方组织的“下跪”活动中,一方面让学生下跪父母,另一方面让父母准备好“家书”交给学生。许多家长表示,直到看到自己孩子下跪的那一刻,才感动不已,可见学生中向父母下跪过的寥寥无几,“跪是中国的最高礼节”在这里丝毫体验不到。等到父母向孩子送“家书”时,许多家长却用打印好的“家书”,只有极少数家长用手写,当“家书”都变成硬邦邦的“印刷体”时,何谈“家书”的情感交流?这里让人看到的不是“家书”的温馨,更多的只是家长们完成学校交代任务的“应付”与“配合”,情感教育的缺失不置可否。

 

  还有公民教育的缺失。在“下跪”事件中,校方不仅是策划者,还是组织者和施行者,学生方面对校方开展的活动,无疑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学校为了在“五·四”节举行青年礼,组织初二全体学生向父母下跪,显然违背了起码的公民权利,也缺乏对学生的尊重。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的公民。也就是说,中学生也享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生是否愿意当众下跪,家长是否愿意写“家书”,这些因素校方显然缺乏基本的考虑,校方最直接的做法是,对于学校组织的活动,学生和家长只管参与即可,这种“决策性”活动已成多少年来教育的诟病。倘若学校自身连公民教育的意识都不具备,大谈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等等也不过是自欺欺人,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武钢发言人白方回应"温泉门":记者手段卑劣
·盘点后拉丹时代的六大疑问 接班?
·渝黑老大彭治民被判无期 曾组织卖淫2200
·原国民党副主席之女关云娣坠楼死疑云重重
·统计局:城镇人均居住支出111元不包括购建房


 

责任编辑:杨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