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没几天,江苏南京市有家长就反映,孩子所在的学校一年级没有开英语课。当地教育部门回复,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不作要求,三年级正式上课。不过,家长们还是“很着急”。(9月5日《京华时报》)
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在许多家长那里,演化成了“应试要趁早”——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功利链条,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开小灶”补课尚且不能够满足家长的需要,“无英语课”显然进一步拉大了家长的成功焦虑。
教育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和社会资本的比拼。那些拥有丰厚物质财富和强大资源配置能力的有钱人,出国留学为孩子们提供了另外一条出路;那些缺乏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本的农村家庭和城市底层,“寒门难出贵子”难免会影响他们对读书的价值认同。对于夹在这二者中间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将来的社会分层,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未来的生活品质。
为了在社会分层中“争上游”,孩子们不得不在教育竞争中卯足了劲头。“上的大学越好,找的工作越好”,导致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重心逐渐下移,许多孩子在焦虑的家长的鞭策下奋不顾身地往前冲。教育作为“生活的过程”,已经异化成为“将来生活的预备”。在“输不起”的家长面前,任何可能落后于他人的教育举措,都会引发他们的成功焦虑。
小学一年级“无英语课”并没有违规,却让家长们“很着急”,为何?别人的孩子已经学会跑了,自己的孩子却还在学走路,如果“输在起跑线上”,会不会在教育竞争中败下阵来?在“囚徒困境”的裹挟下,激烈的教育竞争和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扭曲了一些家长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习惯“揠苗助长”的他们,对“无英语课”的后果颇为担忧。
许多家长对英语课如此在意,并非他们对英语爱得深沉,而是学习英语可以给他们带来好处。南京市一所小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有将近六成的学生在校外补习英语,为的就是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考试中获得橄榄枝。教育竞争是一个系统工程,每门课都不能掉以轻心;尽管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的教学质量有些不尽如人意,“无英语课”却让家长们更加焦虑。
从公共的价值理性的角度来说,小学低年级不适宜过早开设英语课;从个体的工具理性的角度出发,早一点学英语,有助于入读一个好学校。在功利和算计的驱使下,孩子们身不由己地被捆绑在应试教育的流水线;正是因为操之过急的学英语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给孩子们“减负”的“无英语课”才显得突兀和另类。(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