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带路全球命运共同体”系列评论之五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柬埔寨涌动“汉语热”。图为暹粒华文学校中山学校的柬埔寨学生正在朗读中文。人民日报 于景浩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引用了这句中国古语,并且明确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经历了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4年,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4年,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4年,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在这“五通”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是落实其他“四通”的前提与基础。人心的沟通才能带动政策的沟通,政策的沟通才能带动基础设施的沟通。人心不通或者半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阻碍。
亚洲是世界上民族、宗教、文化、地缘政治形势等最为复杂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习俗等差异最大的地区。如果各国民心不相通,各国人民之间彼此不认同,亚洲无疑就会陷入一盘散沙,发展所需要的和平安宁开放包容的周边环境难以形成。在2013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9月和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建构起一个更加包容的、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模式。解决亚洲的发展困境,需要依靠亚洲的民心相通,把中国的命运与亚洲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变为现实,受惠的是沿线各国人民。
民心相通,筑牢的是全人类共生共荣的根基。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要争取人心,尤其要争取国内以及沿线国家年轻人的好感和支持,因为这一倡议不是一代或两代人能够完成的事业。80后中国小伙邢亮在白俄罗斯创业,不仅有了事业,还收获了爱情和家庭;吉尔吉斯斯坦的奥玛特,通过孔子学院的学习,不仅让他之前肌肉萎缩、胸腔塌陷、脊椎变形的身体变得强壮,还在吉尔吉斯斯坦全国武术大赛中获得第三名,重拾人生信心;小伙阿兹别克在“中国热”“汉语热”中选定了人生方向,用语言搭起了通往新生活的桥梁,独自负担起了学费和生活费,并立志来中国进一步深造;马里针灸博士迪亚拉,被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吸引,放弃欧洲奖学金,开始了对中医长达30多年的追求。父辈们碰到了改革开放,这代青年则遇到了“一带一路”。青年的心越走越近,也就成了“一带一路”的强力粘合剂。
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传媒手段,推动跨文化传播,是实现民心相通、争取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道路认同的一把金钥匙。民心相通的基础是文化认同。《“一带一路”100个全球故事》多语种丛书的出版发行,“美丽中国——2017丝绸之路旅游年”活动,“佛缘之路·中尼圣灯节”活动,都是在创新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以文化交流的方式讲述各国故事,加深相互认同,最终达到对“一带一路”发展的认同,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伟业非一日之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而最终的实践都通向一条“造福世界,造福人民”的宽广道路。世界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叙岚)
“青春带路全球命运共同体”系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