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服务员,“本科学历以下勿扰”?
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并不存在硬性的知识门槛,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本科学历,不仅将许多有意求职的劳动者挡在了门外,也大大突破了公众的心理预期,因此在舆论场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更有甚者,还有人认为,涉事企业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当前社会本就存在的“学历焦虑”。【详情】
杨鑫宇
2025-07-06 10:03:23
中国青年网;本科学历;学历要求;招聘服务员;招聘启示
-
父母给婴儿喂奶竟遭驱赶,上海动物园错在哪?
如今,不少展馆确实会明文禁止在展厅内饮食。这样的要求通常是出于保护展览环境的需要,也是为了维护秩序,大多数参观者都会理解并严格遵循。然而,类似规定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禁止父母用奶瓶喂孩子”。毕竟,渴了饿了,成年人或许能忍一忍,但尚在父母怀抱中的婴儿可没有这般自制力。【详情】
席聪聪
2025-07-03 09:26:58
中国青年网;动物园;母婴室;婴幼儿权益
-
充电宝登机出新规,如何兼顾安全与乘客感受
“看见”旅客的不便之处,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才能更好地实现保障公共安全与照顾旅客感受的平衡。民航局细化对充电宝的登机管理规定,是确保乘客与机组人员安全的必要举措。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后续推行过程中,相关各方还需尽量照顾到乘客的感受、为其日常出行提供便利。【详情】
任冠青
2025-07-01 09:26:05
中国青年网;充电宝;安全质量;乘客感受
-
筑的是路,连的是心,富的是民
农村公路绝不仅仅是一条条连接村庄与外界的道路,更是乡村振兴的“主动脉”。从脱贫攻坚时期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走出大山,到如今推动乡村特色旅游蓬勃发展,农村公路在促进产业兴旺、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详情】
谢伟锋
2025-06-29 17:15:25
中国青年网;农村公路;美好愿景;乡村振兴
-
用真理之光照亮逐梦之路
青年一代生逢盛世、正值韶华,既是时代奔涌着的“后浪”,也是勇立潮头的开路“先锋”。作为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青年一代当心怀凌云之志、身践跬步之行,善于从“大思政课”中汲取思想营养、启迪智慧,书写更多扎根祖国大地的青春叙事。【详情】
韩骏升
2025-06-29 17:09:03
中国青年网;真理;梦想;青年
-
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土的深度对话,是历史回响与时代命题的激情碰撞。那么,青春何以铸就华章?答案或许藏在信仰如炬的坚韧里、对英雄事迹的传承里、挺膺担当的无畏里。【详情】
陆玄同
2025-06-28 16:15:31
中国青年网;青春华章;思政课;逐梦故事
-
中青视评丨十载合福一线牵 山海飞虹展新篇
十年来,合福高铁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便利了沿线民众出行,更推动了区域经济融合与人文交流。它以钢轨为笔、青山为卷,在闽赣皖山水走廊间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成为交通强国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写照。【详情】
张博文
2025-06-28 09:33:59
中国青年网;合福高铁;协调发展;人文交流
-
“大思政课”激发青年争当“行动者”
“大思政课”该怎么上,这是我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此次活动紧扣时代脉搏,通过黄河文化研学、红色基因解码、乡村振兴实践等沉浸式体验,引领青年一代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彰显青春力量,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详情】
谢伟锋
2025-06-27 15:23:04
中国青年网;青春华章;豫你同行;感动者;行动者
-
聆听“大思政课”的中原华章
以数字为土壤,以思想为种子,以青春为雨露,在广袤的网络原野上播撒着信仰的光芒——当AI向导“豫豫”与青年学子在虚拟与现实间穿梭对话,当红旗渠精神与数字技术碰撞出新的火花,这不仅是一场宣传活动,更是一个民族在数字时代对精神家园的深情守望。【详情】
邓海建
2025-06-27 15:21:53
中国青年网;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中原华章
-
博物馆周一闭馆,该不该为汹涌游客让路
据多家媒体报道,随着暑假到来,热门博物馆预约成了困扰不少游客的大难题,多家博物馆预约系统开票即“灰屏”。票数已经供不应求,却还有黄牛利用技术手段“截胡”,令一大批普通游客的观展愿望多次落空。【详情】
吕涵艺
2025-06-27 14:37:01
中国青年网;博物馆;周一闭馆;游客;预约购票;文物保护
-
AI填志愿“包录取”?一味盲从只会耽误自己
近日,随着各地高考分数公布,多个AI大模型纷纷喊话,表示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在社交平台,也出现了很多分享用AI填志愿的帖子,有的还打出“保证录取”“独家内部数据”等旗号。不少网友对此半信半疑:用大模型填志愿,真的靠谱吗?【详情】
任冠青
2025-06-27 09:13:27
中国青年网;AI;志愿填报;大模型;填志愿;考生
-
有毒童书岂能端上“成长餐桌”
竖中指、抽烟……这些儿童不宜行为竟出现在某童书中。儿童读物本应是传递知识、塑造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如今却出现良莠不齐的乱象,其背后是利益驱动与监管缺位的多重困局。必须守护孩子纯净的阅读空间,不能再让有毒、有害的童书被端上广大儿童的“成长餐桌”。【详情】
申竹月
2025-06-27 09:10:17
中国青年网;童书;家长;成长餐桌;有毒;儿童读物
-
广告“霸座”公交站为何如此任性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等公交车的时候被脉动广告“创”到了。这是功能饮料品牌脉动在多地公交站台投放的3D立体户外广告,其共同特点,是有一个巨大的饮料瓶身从平面广告牌上凸出来。【详情】
土土绒
2025-06-27 09:09:43
中国青年网;创意;户外广告;公交站台;广告设计;海底两万里
-
让“考后经济”成为考生消费观念的成人礼
结伴毕业旅行,配齐“电子三件套”作为奖励,考驾照增技能,运动健身塑形……据新华社报道,2025年高考落下帷幕,毕业生掀起了一股“青春洋溢”的消费热潮,火热的“考后经济”透出年轻人的消费新趋势。【详情】
邓海建
2025-06-27 09:06:38
中国青年网;考后经济;成人礼;考生;考驾照;经济适用
-
“体育外卖”虽便捷家长下单需谨慎
据《今晚报》报道,近来,一种名为“体育外卖”的上门体育培训服务在家长圈悄然走红。新事物往往缺乏有效监管,在操作运营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成熟完善,因而广大家长在下单时需要更加理性谨慎。【详情】
夏熊飞
2025-06-27 09:05:12
中国青年网;家长;体育外卖;体育考试;中考体育;体育项目
-
让网暴者为恶语埋单
6月24日,刘学州案代理律师周兆成发文称:6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两名被告大V的言论构成名誉侵权,判决其承担赔礼道歉责任。同时,法院支持两名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维权律师费,共计5.7万元。【详情】
席聪聪
2025-06-27 09:04:55
中国青年网;刘学州;被告;恶语伤人;网络暴力;意见领袖
-
乔佳新 施志熹 张哲宁 张轩
2025-06-26 17:13:02
中国青年网;芒果;中老铁路;物流革命;产业融合
-
杨鑫宇
2025-06-26 09:24:22
中国青年网;高分考生;芒果;屏蔽生;评价学生;高考状元
-
表演“食物消失术”?疯狂吃播何时休
极端疯狂吃播早该“下线”,真正科学、健康、文明的网络饮食内容应有更大展现空间。向极端吃播乱象说“不”,倡导展示更多有关食材合理利用、烹饪技巧、均衡营养等健康向上的美食内容,可谓势在必行。【详情】
任冠青
2025-06-25 09:26:33
中国青年网;大胃王;博主;食材
-
中青漫评丨十年驰闽皖,一轨绘山河
合福高铁穿山越水,将天堑化作通途。在钢轨延伸处,合福高铁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路途更快了,进城的山货更多了,沿线的小镇因旅客的驻足而变得热闹。车窗外掠过春樱秋桂,变换的是四季风景,不改的是穿行山水时那份温馨的感受。【详情】
张博文 陈义超
2025-06-24 15:24:29
中国青年网;合福高铁;山川画卷;游子;山货
-
毕业季“戒断反应”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吗
又到一年毕业季,不知从何时开始,毕业和“戒断”二字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每到收拾行囊离开校园的季节,“毕业是场巨大的戒断反应”之类的文案就会在社交平台刷屏,唤起毕业生们的共鸣。【详情】
席聪聪
2025-06-25 10:17:00
中国青年网;戒断反应;戒断;毕业论文;毕业答辩;毕业生
-
清华大学遭遇“山寨院长”,招摇撞骗怎么破?
品牌和声誉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无形资产,再好的实力和口碑,也不能任由招摇撞骗者任意污毁。不管是以“清华院长”的身份蒙骗,还是以“清大”的说辞狡辩,骗子就是骗子。面对层出不穷的“碰瓷”名校现象,要进一步树立法律权威,降低有关高校和教师的维权成本,形成全社会人人喊打的强大声势。【详情】
杨鑫宇
2025-06-24 09:20:05
中国青年网;曹玉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山寨;清华
-
未成年人犯罪失德,教育与惩戒都要有
近日,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相关的讨论,再次在舆论场上形成共振。6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从七个方面梳理了对未成年人检察及司法保护工作有一定影响的案事件、典型做法和工作机制。【详情】
杨鑫宇
2025-06-22 10:05:32
中国青年网;未成年人犯罪;白皮书;惩戒权;教育行政部门
-
既要治理违规吃喝,也要严防层层加码
纠治违规吃喝顽疾,必须把握好力度与尺度的统一,既要坚决查处顶风违纪行为,也要严防各种形式的不作为、乱作为,从而真正做到不枉不纵,让党员干部及群众看得见决心、感受到公平。【详情】
杨鑫宇
2025-06-21 09:14:53
中国青年网;违规吃喝;乱象;党员干部;公平
-
“零容忍”整治基层“微腐败”
“微腐败”虽然有一个“微”字,但依然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其危害不容小觑。持续深入整治“微腐败”,要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详情】
高璐
2025-06-20 09:22:03
中国青年网;微腐败;群众利益;高压态势;廉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