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7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引发热议。
淮安市清江浦区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在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违反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经调查认定:谢某某虽违反相关规定,但初衷是为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且企业事后及时补充材料,未发现谋取私利情形。同时,鉴于该同志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敢于担当作为,2023年9月决定对其予以容错免责、鼓励激励,并晋升为三级主任科员。
开展容错纠错,予以鼓励激励,是打消个别干部心存“洗碗越多摔碗越多”顾虑的对症之策,也是调动保护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之举。
如若一出差错就求全责备、问责动纪,不仅容易让敢闯敢干、实干担当者寒心泄气、瞻前顾后,更易引发和助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可不干事,千万别出事”的“躺平”之风,导致改革发展事业遇挫、群众切身利益受损。
容错纠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重在制度规范、科学精准,贵在常态长效、持之以恒,要在协同联动、凝聚合力。
强化精准聚焦。要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甄别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严禁和无禁等情形,既宽容探索之误又守住底线红线,不把“容错”异化为“纵容”,真正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近年来,各地坚持把常态长效完善落实容错纠错工作制度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通过出台健全实施办法、制发法规工作提示、制定工作实施细则、探索建立减责免责清单、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深入推进容错纠错、激励鼓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准化。
强化协同联动。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容错纠错、鼓励激励工作格局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一方面,要强化横向融通,加强部门间的横向协同,不断深化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构建完善容错纠错、鼓励激励的申请提出、联席研判、受理核实、效果评估、结果反馈、系统闭环等常态长效落实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纵向贯通,深化上下级纵向联动,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制度供给与工作指导、探索实践与回应需求相结合。
强化宣传引导。要顺应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因时因势因策、抓细抓实抓好宣传引导工作,守正创新、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线上线下政策宣讲、典型通报等工作,大力营造“为大胆创新的‘闯将’松绑,为锐意进取的‘先锋’护航”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容错一个、激励一片、提振一批”的正向引导评价效应。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激活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一池春水。
梁修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04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