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读屏时代,还得读书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6-04-23 10:1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邓海建

  今天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

  古人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百年来,诗书传家是国人的骄傲与图腾。古卷青灯也好,鱼传尺素也罢,书文不仅寄寓人生旨趣,更传递着万千风情。不过,世易时移,中国人从“爱读书”似乎走向了“不读书”。数年前,印度工程师孟莎美一篇名为《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在微博走红。即便眼下,“提笔忘字”、“捧书犯困”、“图书论斤卖”、“书店关张潮”……凡此种种,足以佐证纸质书阅读是件多么尴尬而落寞的事。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读屏的时代。数字阅读风起云涌,比如光是亚马逊推出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就已经在全球收获超过2800万名拥趸。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光盘阅读、平板阅读,数字化浪潮来袭,阅读方式似乎在悄然转身。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正向3亿迈进,已创新高。

  电子阅读当然不是洪水猛兽,但有两个问题不能不追问一下:第一,少读的纸质书,都用电子书“补”回来了吗?第二,删存便捷的电子书带来的“浅阅读”与“碎片化阅读”,果真能代偿纸质书阅读的繁复功能吗?

  很显然,这两个问题并不是那么使人心安。

  若说电子书能代偿纸质书,那么,信息技术发达的欧美国家,为何连时髦的年轻人都习惯于在地铁里捧一本纸质书?若说浅阅读便是未来读书的“新常态”,为什么更多人在反思并反感微信公号里的批量“鸡汤”?

  今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较2014年上升了5.9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在向好的变化里,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如果说群众的眼镜是雪亮的,那么,这样的感触未必是“谦虚”,恐怕恰恰是自省与自知。

  读书少、读书浅,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于个人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最基础的充电方式。读书改变气质,更靠谱的说法,是尽管“读书无用论”隔三差五蛊惑几声,在中国、在当下,读书依然能在概率上改变穷困者的命运。于国家而言,读书是最多元、最便宜的教育方式。小到净化家庭的家风、大到推进社会的创新,离开间接经验的积累,目标都难以达成。

  不仅要读书,还要读好书,沉潜阅读之心。深入阅读,才能拒绝浮光掠影、拒绝一知半解、拒绝囫囵吞枣,在真知与真情中感受世界之美、体悟人生之道。只有深入阅读,才能凝聚深入骨髓的文化软实力,才能为创业创新集聚知识与智慧,才能滋养并传承文明与力量。“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倡导“全民阅读”已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也连续4年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今年全国两会,新闻出版界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尽快为全民阅读立法。书香中国,意在国人与书籍的亲密接触,而不只是擦肩而过。

  当烦躁与焦灼在“刷屏”,当虚无与寂寥在奔突——安心读几本好书,也许是最好的“药方”。一句话,快时代需要深阅读,读屏时代还得读书。(邓海建)

责任编辑:王凤标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