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始终是改革创新的锐意倡导者。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诸多难题,老办法已经不管用了,回头路也注定是走不通的。因此,面对新课题、新难题、新挑战,必须与时俱进,以锐意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改革创新打开通往长久繁荣的必由之路。如在亚太自贸区建设中,各成员要达成共识,既要面对成员之间相差20倍的人均GDP的巨大差距,还要面对成员之间社会制度、管理水平、人民承受能力迥异的挑战,更要应对各地区大国不同战略安排重点和差异的现状。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亚太发展到今天,每迈出一步都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改革创新是好事,也是难事”。2014年,APEC领导人在北京批准《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为亚太地区走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2016年,G20杭州峰会通过《创新增长蓝图》,强调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制定了具体行动计划。因此,习主席在利马APEC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亚太各成员要落实好这些共识和原则,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下决心用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坚定推进结构性改革,强化正面溢出效应。要加快发展理念、模式、路径创新,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和产品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拓展发展新空间”,特别是“要抓住关键问题,精准发力,要实施《服务业竞争力路线图》,深化服务业合作,补齐这一长期短板。要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打造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增长点”。从创新的总体要求,到创新的精准发力点,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的倡议既高屋建瓴,有很富可操作性,进一步表明在中国政府既是改革创新的坚定倡导者和推进者,又是改革创新的积极实践者和经验创造者。
六、中国始终是亚太共同繁荣的积极维护者和缔造者。中国古语说得好:独行快,众行远;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满园正芬芳。作为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古老国家,在与其他国家一并维护和创造亚太共同繁荣的进程中,这种古老深厚的文化基因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习近平主席在利马会议上积中华民族文化之优秀基因,就APEC成员如何促进合作共赢、深化伙伴关系问题指出,“伙伴关系是亚太合作的重要纽带,也是共同应对当前挑战的必然选择。大家都认为21世纪是亚太世纪,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我们要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让彼此越走越近,而非渐行渐远。要不断提升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搭建平台,共同制定规则,共享发展成果,绝不应该相互拆台、相互排斥。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全力营造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不让任何因素干扰亚太发展进程”。
实现亚太共同发展繁荣,需要加强区域层面合作,更需要每一个成员付出行动。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力带动了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间,中国为全球经济贡献了接近40%的增量,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习主席在会议上明确的,中国政府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展的中国并不是一家独富,“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达到8万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习主席在利马会议上向与会者如是说。
25年前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同各成员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共同绘制亚太合作的宏伟画卷,一起走出了一条聚焦发展、共谋繁荣之路,走出了一条持续开放、深度融合之路,走出了一条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之路,走出了一条互敬互助、共同发展之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中,古老的中国一步步走向亚太和世界,亚太和世界也一步步走向中国。我们相信,APEC利马会议之后,中国一定能为亚太和世界做出更大贡献。正如习主席所说,“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耕耘中收获果实,为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