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坚守“精正大”创作道路,《娘亲舅大》高收视引起的思考

发稿时间:2018-05-21 11:12:30 来源: 中国网 中国青年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既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曾提出: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

  千道理万道理,好作品才是硬道理。近年来,中国影视剧也涌现出一批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作品。比如电影《战狼》,比如电视剧《娘亲舅大》,自从2018年4月21日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以来,收视率就遥遥领先所有一线卫视,播出18天,17天排名第一。再比如,2016年5月由山东卫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东阳满堂彩文化等出品的大型情感电视剧《三妹》在山东卫视、黑龙江卫视包括16个省级卫视晚间剧最高收视排名一、二,CSM52城收视中进入前四。

  坚持不跟风,不攀比,精制作,正能量,大情怀实不容易。当前不少影视剧类型同质化严重,拓展创新不足,在应对市场新增的不确定因素时捉襟见肘。笛女传媒则始终坚持原创,秉承“把剧本做好、电视剧拍好,找适合的人出演,制作上再精益求精”原则,坚持以剧为本,以观众认可为准则,老百姓需要什么,观众喜欢什么我们给什么,努力打造国产精品剧。比如收视率爆表的《娘亲舅大》,作为讲述中国家族故事的年代戏,很多看过该剧的观众都表示:《娘亲舅大》除了好看以外,还有一份久违的感动和接地气的家国情怀。

  正能量,不忘肩负责任。文艺作品不能成为负能量,而应“有补于世”“有辅于世”,为社会发展传递积极的正能量。比如《双枪老太婆传奇》、《突击再突击》、《娘亲舅大》等等,都散发出浓浓的正能量,“有补”于社会净化,“有辅”于全民族精神道德素质的提高。

  大情怀,巩固内心认同。以《娘亲舅大》为例,其在佟家三个舅舅和佟程程身上折射出的正是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变迁,反应了改革开放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这种以小见大的“大情怀”所在直击观众痛点,更能唤起大众价值认同。仔细分析幸福蓝海笛女传媒的作品,可以发现其往往以时代大背景下的平凡小人物为主角,讴歌生活中涌现出的真善美,以小见大的展现社会与时代变迁,既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观众内心认同。

  《娘亲舅大》制作成本低,全剧51集,单集成本不到60万,全剧投资不到3000万,还不及一个小鲜肉明星片酬的五分之一,全剧无明星参演,自4月21日在CCTV-8播出以来,连续17天蝉联央视,各大卫视收视冠军,全剧平均收视率2.04%,收视份额8.46%,单集最高收视率3.28%,单集最高收视份额14.38%,带动了整体收视份额,创央视八套9年来收视新高!网络收视也超过同时段众多竞品,位列同时段网络点播量第三名!作为2017年地面频道的收视冠军,《娘亲舅大》在江苏城市频道和山东齐鲁频道播出时创造了年度收视新高,单日平均收视率31.49%,瞬间收视率52.8%,刷新了740天齐鲁黄金档的单日收视最高记录。

  目前大多影视行演员业高片酬,追逐小鲜肉,资本助推浮华攀比大投资,用血腥,刺激,假大空,戏说历史,胡编乱造吸引眼球。一部小成本制作、非流量明星演绎的作品为什么取得收视佳绩,好评如潮?专家就纷纷称赞《娘亲舅大》将现实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通过题材歌颂人间真情,同时注重生活的真实,讲究叙事的策略,着力塑造了人物,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娘亲舅大》的成功说明带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家庭情感电视剧最能够引发观众共鸣。该剧为好的社会生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深入人心传递了真善美的感情,引领观众获取正能量,这也足以说明老百姓还是喜欢接地气的自己的故事。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也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近年来,我国生产了大量优秀影视剧。但不可否认,在影视剧创作方面也存在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电视剧创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提升作品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电视剧是艺术作品,不提倡成本越低越好,但必须有精品意识,精品意识也包涵创作者的态度,综艺提倡小正大,影视作品应该是精正大,人有家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艺术作品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若离开现实生活的滋润,艺术便失去了生命力。通过价值认同感传递正能量,这种做剧的初心和坚守,既能够在传递正能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为人民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精神食粮。(吕沫透)

责任编辑:杨丽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