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小别离”再回头 载不动许多愁

发稿时间:2016-09-05 10: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满屏玄幻剧的暑期,《小别离》热播并引发思考,被评价为“一股清流”。 剧中三家人选择出国升学的理由和目的不同,面临的阻碍和磕碰也不一样。这既是当下低龄留学热潮中,许多家长和孩子都会遇到的困难和迷思,又是人们现实社会人们物质主义的功利性焦虑,更是精神“缺钙”的“骨质增生”。在人们怀着各自的目的逃离、折回、再逃离再折回的过程中,折射出的是教育的“乡愁”、物欲的“乡愁”、精神的“乡愁”。

  父母早逝的童文洁原本一直不愿让女儿出国,无奈中考压力下朵朵患上了考试焦虑症,身体心理相继出现不适。于是一家人商量后做出了让她出国升学的决定,转移中考压力。

  母亲身亡、父亲张亮忠再娶,成为决定张小宇出国的关键因素。因为只要他和后妈蒂娜同住一屋,家里就天天不太平。小宇爸爸决定送他出国读书,作为暂缓家庭战争的方法。

  以金琴琴的成绩和学习态度,考上重点高中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妈妈吴佳妮望女成凤,希望她能“冲上国际”,像在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出国升学,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是“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在这三个家庭中打上了烙印。这几个人在短短数月里,在困惑冲突中,都经历了人生的别离,获得了感悟。“当妈妈的只要想到小孩有个好前景,哪怕只有一条门缝宽的机会,都会不顾一切向里挤,哪顾得想后面的事。”《小别离》原作者鲁引弓如此感叹。

  这是教育的“乡愁”。

  本土教育体制的某些不尽人意,使得一些家长们更相信外面的风景可以把孩子陶冶的更好,于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甚至比着把孩子往外送,而且越送年龄越小。可是,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在国内被宠坏的这些小公主小王子一出国门,几乎连最基本的沟通、吃饭都成了问题,不用说适应学业了,更不用说人生观的确立,文化的融合,在国内还都没成型的情况下,去国外多成了“夹生饭”,而且回国之后又得有一段时间的“倒时差”,重新适应国情。

  这是物欲的“乡愁”。

  飞速的经济增长和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人们有了强烈的物质欲求,这种物质欲求只会不断提升,不会封顶。当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薪资的高速增长很难持续,但欲望却再也停不住脚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希望落空的倦怠感。国内的工作和环境压力让一些家长对自己今后的前景信心不足,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后,暂时图一下清净,或是再跟着儿孙辈赴外养老。即使没送孩子留学的人们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抱怨中生活着,他们对工作生活得过且过,提不起兴趣,却有时常有一种冲动,他们会为日常的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静下来又暗自叹息原来不过“一地鸡毛”。他们有的一直徘徊在故乡,有的从此地到彼地,却总是感觉生活是别人的,生活在别处。

  这是精神的“乡愁”。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本土出现的问题,可能是他乡十年前的模板,走进他乡之后,他乡同样会有现实的问题。一些人所以这样焦虑,本质上还是缺少精神支柱。信仰是人最坚强的精神支柱,如果做不到有信仰,但至少应该有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动辄就想到逃避、逃离,即使逃来逃去,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因为根就在这里。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果宋代诗人李清照穿越到今天,她会送孩子出国留学吗?她会逃避现实生活吗?

  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上致开幕辞说,“二十国集团应该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讲的虽是世界经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这句话用到我们很多人身上,同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疲于对现实生活不如意的应对,或许有效,但是有限。只有从困惑迷茫中走出来,改变逃避的心态,以坚实的韧性和勇气面对现实问题,找出突破“天花板”的办法,找到长效的路径,才不至于在“乡愁”的徘徊中消耗生命的真意。(丁慎毅)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