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12月5日通报,今年下半年,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处理,其中107家景区被摘牌,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A级景区数量激增,景区等级管理不严、重申请轻管理等,导致一些景区场所变身水疗会所、厕所卫生脏差等,甚至出现长期停业不摘牌的“僵尸景区”。(2016年12月7日新华社)
A级景区的出现,是旅游部门对景区综合实力的一种认定,从A到5A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5A级景区是最高等级,这种形象化的评定方式,让消费者对景区的综合能力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使景区利用评级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期吸引更多客流,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景区拿到A级招牌后却疏于管理,致使景区旅游设施功能退化、旅游服务水平下滑、环境卫生差等问题频出,久而久之,小病成大疾,造成旅游市场秩序失范,引起广大游客的不满和投诉。这次对全国4A级及以下景区的集中复核检查,有效维护了A级景区标准的严肃性,也给当下一些景区敲响了警钟,景区服务差必然会被摘牌“下架”。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很多景区都把A级评定当成了一劳永逸的“金字招牌”,致使A级景区数量近年来“疯狂”增长,仅4A级景区数量便从2001年的187家,增长至此次摘牌前的2800多家。在景区评级的冲动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景区满足于眼前的既得利益,只求靠A级资质坐收渔利,而对旅游乱象整治“不愿为,亦不能为”,只要对本身的经济利益无直接伤害,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出现这样那样的旅游乱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斩断这种既得利益链条,倒逼其景区真正负起管理责任,这次“摘牌”应该说是果断的一刀,值得称道的点赞。
诚然, A级旅游景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既要注重景区硬件建设,也要充分重视游客的需求,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全方位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对于景区旅游乱象的整治,不能仅止于“摘牌”,而是要加强通过“摘牌”建立一种“能上能下”的动态化、常态化管理机制,既要能“上”,更要能“下”,促使景区时刻加强规范化管理,始终如一地保持环境优美、服务周到、品质上乘、游客满意。如果“摘牌”以后,常态化监管跟不上的话,就容易导致景区整改流于形式,甚至没了下文,进而也会消解景区等级质量评定体系的公信力。
铁打的“景区”,流水的“招牌”。 A级景区被“摘牌”,固然有景区自身因素,监管缺失也不可忽视。如果当地旅游监管部门能够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所管辖景区实施常态化监管,那么对出现的一些旅游乱象不可能视而不见,也不至于到了被摘牌的地步。因此,A级景区被“摘牌”后,当地政府要启动问责程序,对旅游监管部门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形成有力震慑、触动和激励作用,倒逼监管部门依法履职,推进景区安全、质量、秩序常态化监管,使A级景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真正成为人们心中向往之地。(刘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