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成”这个名字,以红色漆料涂鸦的方式,出现在北京房山怪石山景区的十余处景观石上,网友齐声谴责这种不文明行为。9月16日上午,房山区周口店镇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派人到景区进行洗刷,“陈志成”还在周口店其他地方涂鸦,正全力找寻该人。上午《法制晚报》记者探访景区发现,景观石上的涂鸦已经被清洗,但仍留下了明显痕迹。(2016年9月16日《法制晚报》)
似乎,景区“涂鸦留名”已经司空见惯了,诸如故宫刻字秀恩爱、长城刻字留名、山东蒙山喷漆留名等事件,都造成了广泛的社会负面影响,为广大游客和民众所诟病。昨天开始,一则谴责游园不文明行为的帖子引发广泛关注。网友zhdq曝出的4张照片显示,醉石林景区的险峻处的景观石上被喷涂了“陈志成”等巨大红字,显得格外刺眼。该网友还表示,陈志成还在金祖山、孤山口、火焰山等景区都进行了涂鸦,被破坏的都是景点重要的景观,共有十余处,而且这些涂鸦的涂料是喷漆,时间一长很难清洗。网友呼吁市民共同寻找该人——陈志成,你在哪里?大王叫你来“洗”山。
长期以来,一些游客形成了一种“到此一游”的意识,总是在外出旅游时乱涂乱画一番,以证明自己曾经来过。殊不知,这是一种公共文明意识的缺失。当“陈志成”涂鸦消息一出,迅即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的表示愤懑和谴责,“这种没素质的人一定要揪出来,要严惩”“这已是犯罪了,肆无忌惮破坏公物”;也有网友直接放大招的,“全网通缉,让这样的‘垃圾’无处可遁!”“人肉这个人渣,把他例入黑名单,全国所有景区禁止他入内”,更有网友直接建议,“抓住这个人,让他在北京清洗小广告以及乱涂乱画,每天必须干满12小时,一年365天不能休息,干满三年,偷懒一次加一个月。”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陈志成”真的激起了民愤,这是陈志成所始料不及的。
毫无讳言,要想杜绝“涂鸦留名”,关键在唤醒民众的公共文明意识。在景点、文物上涂鸦留名,直接暴露了游客自身文明素质的低下,无非源自于其内心的一种占有欲和表现欲,纯属自我炫耀,除了破坏景区景致或文物之外,毫无意义。在舆论谴责的同时,我们更重要地是要加强日常教育和法制监管,引导人们树立文明出游意识,爱护景区设施,珍惜景区文物,同时,旅游管理部门也要运用法治手段,对于不文明的行为坚决依法惩处,产生有效的震慑,以傚敬尤。
实际上,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审美体验,但在经济利益的驱逐下,各景区过多地强调了景点的旅游价值,大多是娱乐项目、美食节之类的宣传,而忽视了对景点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造就了“中国式旅游”——“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疯狂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从这一点来看,正是由于对景区相关历史文化的没有更多了解,一些游客心里少了对景区设施和文物的尊重和公共文明保护意识,这也是涂鸦留名屡禁不止的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高度注意和深思。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由于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一些乱刻乱画、乱丢乱扔、乱攀乱爬、乱嚷乱哗、乱摘乱采、乱拥乱挤、乱拍乱摄等旅游不文明行为频频发生。对此,我们可以建立游客文明信用“黑名单”制度,必要时对诸如“陈志成”这些不文明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公示,通过多部门联合惩戒 “封杀”,限制其再次出游、出境、消费、银行信贷等方式,倒逼游客消除心存的侥幸心理,自觉遵守公共文明和景区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文明出游意识,共同推进文明旅游发展。(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