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抓好党的群团工作,保证党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共青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特殊政治使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组织形态、行为方式呈现新特征,如何精准把握共青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动员功能和服务功能,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强化政治功能,彰显共青团参与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
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灵魂。在团的所有工作当中,对青年政治引导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共青团政治功能的集中体现。要创新话语体系,深入研究当代青年“网言网语”特点,善用“青言青语”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政策,打造青年理论学习的“爆款”产品。要深化实践育人,依托“三下乡”等实践平台,组织青年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感悟中国之治,把重大活动志愿服务保障转化为生动的思政课堂。要抢占网络空间,建强“新媒体矩阵”,打造网络工作品牌,敢于斗争亮剑,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在与错误思潮交锋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强化动员功能,把握共青团参与国家治理的行动逻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的工作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是党直接领导的群众组织,承担着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共同奋斗的重大责任,必须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重要着力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胸怀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提升成效、形成品牌。要动员广大青年争当高质量发展生力军,围绕统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集中培训、跟踪培养具备科技创新潜质的优秀青年学生,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发现和孵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双向融合。要组织青年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健全发现、反映和解决群众诉求机制,深化团员回社区报到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团区委、街道(乡镇)团组织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完善“青”字号品牌集体作用发挥机制,推动青年文明号聚焦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服务质量提升;青年突击队立足重大战略和急难险重任务发挥先锋作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突出强化青年安全意识、提升青年安全技能。
强化服务功能,树牢共青团参与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
共青团的根基和力量在青年。而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服务青年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团组织做服务工作具有两重性,既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要服务群众,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畸轻畸重。共青团承担着传递党的温暖、服务青年发展的重要职责,必须时刻把青年放在心上,围绕青少年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以青年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成为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要坚持“青年有所呼、共青团有所应”,紧紧围绕青年的所需所盼,完善基层阵地服务体系,开展创业就业、婚恋交友、子女托管、权益维护等品牌项目。要着力完善困境青少年发现、评估、转介、服务、督导工作流程,充实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社会关系融入等方面专业资源力量,及时回应、解决利益诉求。要重点做好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工作,构建联系、引领、教育、服务、社会参与于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文化空间、平台企业、社会组织等灵活多样的途径,强化与新兴领域青年的有效联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共青团必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在政治功能上“铸魂”、在动员功能上“强体”、在服务功能上“固本”,努力成为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组织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磅礴青春力量。(北京市委党校第68期中青一班学员 苗少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