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之要

发稿时间:2023-11-08 09:15:00 作者:张琼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在党中央的政策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顺应新时代新趋势,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当中,高校必须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守正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核心要义。

  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本源和实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思路,驱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数字化转型的各项环节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实践中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夯实知识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严格把关师德师风,打造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明道、信道”的教育者队伍,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高校正在致力于多思路、多形式、多途径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改革,务必要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和谐统一,明确数字化是形式和载体,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是必须坚守的教育内核。

  创新是守正的载体和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动能和目标。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创新之路,可以从平台设施搭建、资源共建、数字化能力三个方面发力,实现平台创新、内容创新以及可持续创新。首先是平台设施搭建。高校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包括智慧教室、模拟仿真实验室、智能设备等硬件设施,也包括教学资源平台、管理服务平台等组成的应用生态体系,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平台创新。其次是资源共建,高校可以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民间组织共享共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合力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严肃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思政教育资源数据库,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容创新。最后是数字化能力,高校应该从思政教育的主体、客体、管理服务人员三个方面出发,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思政育人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字化思政学习能力,促进管理人员的数字化治理能力。只有提高人的数字化能力,才能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创新。(作者:张琼 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