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评
罗某笑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已经发生了一周多时间,但热度经久不退。人们纷纷陷入困惑和反思:为何高达260余万元的巨额慈善援助会流入本属小康家庭的罗尔账下,而不是真正需要救助的贫困人口呢?我们社会的慈善和社会救助体系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慈善心理和行为是人类文明结晶。随着社会慈善机构越来越多、慈善行为越来越普遍,公众已经对慈善司空见惯。慈善多发自同情怜悯之心,以满足弱势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为导向。而慈善的对象往往是处于困境中的同类和其他能感知痛苦的生命,以帮助其脱离困境、抚慰痛苦为目的。
人类生活并不完美,生老病死皆为常态,所有人在某些时刻或多或少都需要救助。但慈善救助是一种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自身有医保、家庭有房有车的罗某笑身患重病,社会公众予以同情和支持无可厚非。而罗尔身为资深记者,能写出催人泪下、让人忍不住同情之心的文字,也善于利用自媒体的宣传和营销公司的推广,于是乎吸引大量的资源向其涌流。但这本身违背了慈善的本质。涉及慈善和社会救助的事,不能是谁更会发声、更有渠道就应该把资源给谁。罗某笑事件暴露了现今我国慈善救助体系和公众慈善认知上的不完善。
慈善不是市场,“能者多得”的那些规则不能套用过来。慈善资源有限而宝贵,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慈善资源首先要给最需要的人,其本质在扶贫济困。如果不能守住“最需要的人先得到救助”这一底线,就容易被那些更有能力、拥有更多资源的人所滥用,异化为他们攫取利益的工具与手段。倘若真如此,慈善和社会救助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义和存在的价值。
现今,我国仍然有着5000万的庞大贫困人口,他们是社会最应该关注的弱势群体。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都可能成为这些底层人群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近年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案例早已不胜枚举。然而同时,他们又往往是失声的群体,他们的声音社会公众听不到,他们的诉求难以得到实现,利益难以得到保护。正因如此,贫困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如果得不到外界应有的扶助,他们只能在贫困的黑洞漩涡中越陷越深,感受无助与绝望。
罗尔事件,其实为社会慈善意识做了一次普及,同时对慈善运行机制提出问题:我们的慈善是否真正做到了“扶贫救急”?这个社会需要有更多的人和机构为那些不能自己发声的底层弱势群体发声,保护他们的权益,解决他们的困难,千万不能让慈善资源错误配置的不公现象再发生。(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程振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