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大学,别着急“赶走”毕业生

章正

发稿时间:2014-06-28 08:4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近日,有身边的毕业生抱怨说,在开完毕业典礼后,学校要求他们尽快离校,办理退宿手续,宿舍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每天催促离开。可是,不少学生由于与用人单位手续并未完全办妥,甚至有的学生要在9月份才能正式上学或者入职。学校的“提醒”,不少毕业生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也感觉到学校在“赶走”他们,不免觉得有些“无情”。

  学校后勤部门希望学生们尽早搬离宿舍,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一来可以对于床、门、柜子等家具,该整修的整修、该调换的调换,这一项工作量不小。二来,学校的保洁阿姨,同样希望早点打扫宿舍,为下学期新生入学做准备。还有有的学校还要组织学生搬宿舍,可想而知,完成这些任务并不轻松。

  可是,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创纪录地达到727万人,毕业生们找工作难言轻松。不少毕业生从秋季开始,直到这个夏天,工作才“落听”。此时,毕业典礼刚结束,他们正在忙于奔波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办理各种各样繁琐的手续。有的考上机关单位的毕业生入职时间较晚,尚未正式入职,只好在单位暂时实习。就这个角度而言,他们虽然毕业了,但尚未拥有实际收入。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房租贵,在学校“过渡”一段时间,也是对他们的“救急”。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大学生初入社会,毕竟社会阅历浅,本身的社会资本有限,也即“人脉”并不丰富。自己找工作、自己找房子、自己安排生活……对于刚进入社会的他们,直呼“在校千般好,出门万事难”,以至于不少毕业生出现诸多的不适应。学校此时正好扮演“娘家”的角色,虽然毕业了,学生就变成了“社会人”。学校虽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管理义务了,但从情理的角度学校理应让其留宿一段时间。

  有人说,学生迟早要踏入社会,要让他们早做准备,学校不能管到底。道理无疑是正确的,学生迟早是要独立的。可是,毕业生工作并不局限于毕业的那一段时间,而是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大学教育不能一味“高大上”、“不接地气”,也要考虑以后学生的就业出路。从大一开始就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假期实践、职业能力等课程,其实,大部分学校做得远远不够。学校的就业帮扶,当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适当延迟其退宿时间,也可以理解,未尝不可。

  因此,毕业典礼后,学校的就业工作远未结束。学校不妨管理更加人性化一些,对于一些实在有困难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应允许其适当延长住宿一段时间。为了管理方便,学校也可以提供住宿场地,让毕业生集中安排地方住宿。为了鼓励学生自立,象征性地收一点管理费也无妨,让学生向社会过渡地更加顺利。

  正如叶圣陶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对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而言,学历教育结束了,社会大学刚入学。学校多一份关心,也对学生多一些无声的引导;学校多一份人性化,也让学生多一份归属感。其实,学校多做一点并不难,让毕业生在校多住一些日子,不仅给学生走上社会更多缓冲的时间,也给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何乐而不为?(章正)

责任编辑:贾元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