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最新评论 >> 正文

【音乐里的青春】泉州北管:“老古董”变身“潮文化”

发稿时间:2024-07-20 15: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泉州北管是广泛流传于福建泉州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花”。清光绪年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进入泉州,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其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素有“天子传音”的誉称,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十年间,泉州北管不仅有《春风吹到湄洲湾》《绣春光》甚至说唱表演《逛新港》等新作品相继问世,更借鉴戏曲的表演形式,诞生了许多精品佳作。以往只在少数年长者之间流传的北管,如今也在青少年群体中广受喜爱。对传统的保护、作品的革新与生生不息的传承,无疑是支持泉州北管演得更好、传播得更远、影响力更广的不竭动力。

 

  在泉港区黄素石楼古建筑内,民间乐社为游客进行北管展演。图片来源于东南网

  泉州北管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宗训(左二)和林朱法(左一)参演北管微电影《拾相思》。图片来源于东南网

  泉州北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庄明加(左)演奏二胡。图片来源于东南网

  以“传承北管文化,演绎两岸情缘”为主题的2020年两岸北管交流活动,在泉州市泉港文化中心与台湾彰化忠圣宫同步举行。图片来源于中新网

  北管曲《采莲歌》。图片来源于中新网

 

黄荣心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学2021级学生

福建泉州人

  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与创新。有的人对于传统音乐的现代化演奏存疑,但我认为新颖的演奏方式可以吸引到更多人群的关注,增强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由内而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古老与现代碰撞将会奏出更悠长绵延的回响。作为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两次学院举办的新年音乐会,每每都会为传统音乐而震撼,获得新的理解与感悟。因此,对于泉州北管如何融入年轻人生活,我认为可以增加北管在大学城这类年轻人聚集地方的演出,或与高校合作设立社团等,让年轻人通过这些方式不断从数千年的民族音乐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经典,致力于用中国民族音乐讲好中国故事、阐释时代精神。

朱晗雨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经济学2020级学生

  泉州北管音乐作为一种民乐、古乐能够流传至今必然是有它独特的魅力。2022年初,我们华侨大学北曲流殇实践团队也是带着对北管音乐的好奇,来到泉州泉港北管培训学校。听老师们说,他们几乎每周都会组织北管表演,为的就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喜欢上北管音乐。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北管乐器,那样的体验让我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其实大部分的乐器学习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但要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弹奏技巧,并让它能够附上情感就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了,这也是我佩服这些老师们的地方所在。作为一名大学生,其实我也跟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并不排斥新鲜事物,我想北管音乐如果要更好地抓住年轻群体,最重要的是激发起年轻人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新的古乐学习热潮。

曾宪林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北管是闽台传统音乐文化血脉相连的主要乐种之一。保护、传承和发展好北管,将有力构筑民众情感乡愁的精神家园。我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尽快用视频抢救记录北管传承人的传统演奏和口述史,包括传统乐器演奏法、唱法和北管音乐传统教学法等。其次是扶持三至五支传统北管乐队,从事传统曲目挖掘、传承、演绎和传播。第三是推动北管在当地民俗活动中的使用,让闽台北管联系更紧密。第四是组建专业北管乐队,致力于北管音乐创作与舞台展示,反映新时代人民的精神面貌。此外,可以依靠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培养北管音乐表演人才,依靠泉州中小学,夯实北管音乐受众基础。

 

  集江淮民歌与闽南、莆仙音乐风格于一体的泉州北音,既有自成一格的独特魅力,又有别样的融合之美。千百年来,泉州北音深深地根植于泉州泉港区的文化之中,每逢红白喜事、传统节日、祭祀活动等,总是少不了泉州北管的“助兴”。

  这样有着浓厚历史底蕴和民族特征,又历经千年传承、极富生命力的传统艺术,也曾一度一蹶不振、濒临绝迹。但在老一辈北管艺人的坚守和北管“新生代”的传承下,如今的泉州北管,依旧彰显着“融合”这一特征,很好地与新时代的文化“接轨”。演出服装、传承方式的更迭创新,作品内容形式上不断在更新、被丰富,泉州北管如“老树发新芽”一般,焕发出勃勃生机,影响深远,享誉海外。比如,借用歌仔戏等其他戏曲剧种来创作新作品,改变了以往仅有“演唱曲”“器乐曲”、表演单一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了北管艺术的影响力。在不断的自我革新与传承发展中,泉州北管这项古老的艺术源源不断地散发着新活力。(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问答题

  泉州北管是广泛流传于福建泉州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在哪一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总监制

金锐

监制

陈华

统筹

王海 陈华 王岑予

制作

乔佳新 黄笑蕊 张哲宁 曾繁华 张玘云

记者

王龙龙 李华锡 蒋宇骏 王文坛 李静

设计

李响 黄昱瑾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出品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