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靠算盘笔头耗时数小时的推算,到今天依托“数字孪生”系统,三五分钟内便能完成洪水预演,科技进步让长江防汛预报的效率和效果产生了质的飞跃。
如今,180万平方公里流域被精细划分为上万个计算单元,通过视觉三维模型能动态模拟洪水淹没范围与影响,洪水将淹至何处、影响多少人口房屋,都能在虚拟空间中直观呈现。这为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防汛抗旱安上了“智慧大脑”和“千里眼”,让决策愈发地精细化、精准化。
日新月异的科技演变之下,不变的是守护长江安澜、服务好长江沿岸老百姓的初心。从拨打算盘到驱动算法,长江水文人正用前沿的技术,筑牢守护江河安澜的“第一道防线”,默默书写着服务民生的新答卷。
监制:陈华 郝帅
策划:张哲宁 薛艳丽
视频:张哲宁 薛艳丽
评论:张哲宁
中国青年网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