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年始终念兹在兹,引领青年思想、倾听青年心声、关爱青年成长、动员青年建功,对青年全面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奋力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近日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问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情真意切、内涵丰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和青年学生健康成长、青联和学联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征程中激扬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的青春力量,中国青年网特邀青年评论员叶子鹏、王俊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撰写了“青年挺膺担当·铸造青春荣光”系列评论,以飨读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并强调,“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如引航的灯塔,照亮了广大青年与党同心、听党指挥、跟党奋斗的前行之路。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成长进步,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既是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继承者,更是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的开拓者。百余年来,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洪流中彰显青春力量,锤炼、检阅、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已然融入中国青年血脉、铸入中国青年灵魂。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要自觉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最操心的地方分忧尽责,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作出新的青春贡献。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成长进步,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融“小我”于“大我”,舍“小家”为“大家”,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的至高位置,这样的理想与格局,让人感慨与神往。其不仅远远超越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思想观念,更远远超越了“不自由,毋宁死”的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永远是中国青年保持心境澄明、心力茁壮的丰厚精神滋养。
“青春挺膺担当,岁月自成芳华。”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成长进步,广大青年要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历史赋予青年崇高的使命,青年在承担使命中创造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新时代中国青年:“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然会有繁重的攻坚任务,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甚至是惊涛骇浪。这就特别需要中国青年勇于担当作为,不为前行路上的任何风险挑战所吓退,不为社会思潮中的负面因素所诱惑,不为任何既得利益和腐朽观念所羁绊。
新时代中国青年一心向光明、坚定跟党走,定能在担当作为的壮阔实践中彰显舍我其谁的青春激情、顽强奋斗的青春干劲和敢于担当的青春风骨。
执笔人:
叶子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统一战线教研部副教授,清华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党的领导与青年工作,兼职担任团中央统战部副处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高端智库重点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求是》《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报刊媒体发表文章多篇。荣获“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主编青年理论读物入选中宣部2021年、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王俊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研究生,主要研究党的青年工作和中国青年运动史。曾负责省级学联、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工作。荣获教育部“思政课学习之星”夏令营优秀营员标兵、省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先进工作个人、省级“青马工程”高校班优秀学员等荣誉,参编团课入选团中央“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示范团课”。